首页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两百零七章 计划书(2 / 3)

作品:《耕耘贞观

这就让李泰不得不早起了,没有什么比自己定下来得这规矩更能够告诉自己,自己所要背负得是什么了。

将来若是自己夺嫡失败了,自己没饭吃,那燕王府上下也一样没饭吃。

所以,李泰才能每天早起。

纯粹为了自己,想要自己去违背自身意愿去做事情真的很需要意志力。

但自己赖床了,那整个燕王府上上下下都陪着自己饿肚子,那多少还怀揣着几分现代带来的良心的李泰,实在做不到把这些人当做是路人甲完全无视。

此刻,等到李淳风与薛大鼎吃好了早餐来到昨天的议事厅中,李泰拿出才刚跟白鹤两人重新树立过的文案,道,

“重臣你看看这些计划落实到底层,百姓能不能执行下去。

淳风你看看数据,预料从宽,看看在我们的规划下,这数据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两人也不多话,马上拿着这份白鹤重新卷抄的计划看起来。

虽然白鹤的字体比较起某人来肯定要神采奕奕,但现在谁都没有功夫去欣赏白鹤这一手很是惊艳的楷书。

两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像用笔在这一份手书上做上记号,把有问题的一部分抄录出来,然后进行进一步拆解,一个更详尽的撰写资料,一个更仔细的演算数据。

等到各自都找不到什么问题后,倒把一份几乎全新的计划书交到李泰手上。

虽然大的方向上没有什么变化,但一点点填充起来的内容,却让这计划多了许预案。

而面对这份计划书,李泰让白鹤最终抄录四份,幽州长史那里肯定要送一份,沧州要送一份过去,自己的燕王府上要留一份,最后那一份自然是向朝廷送过去。

在这计划书里面,李泰倒也已经把钱的事情都已经写了进去。

简单的说就是幽州这边会对沧州进行投资,投资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幽州政府,一部分是燕王府,还有一部分是幽州感兴趣的世家。

而朝廷作为整个计划的监督者,证明这一份合约的有效性。

因为整个工程的体量太大了,所以沧州会把未来的收益,用二十年进行分期付款,以及需要一点点的利息。

同时因为沧州本地没有合适的材料厂商,所以各种基础设施的材料,就由幽州这边厂商进行负责,幽州这边的厂商直接跟燕王府进行结算。

燕王府会以比市价低两层的价格,来承包整个工程的所有材料,真是亏到姥姥家去了。

薛大鼎看着李泰慷慨解囊,不由感动得双眼含泪,这般为国为民的亲王就没见过。

李泰便让薛大鼎把这整个计划书先带回去,好好先把前期工程给建设起来。

等到明年时,幽州便会开始协助沧州进行整个工程。

当然最重要得时候,那个时候需要天津徭役腾出手来过去给沧州帮忙。

至于现在,薛大鼎离开时倒带走大约两百人左右才刚刚从高陵来幽州不久的学子前往了沧州,至少要把初期的布局先给拉动起来。

而他们才刚离开不久,不多时整个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多少知道沧州刺史离开时,从李泰手中带走了一个方案,一个有着大量利润的方案。

至于他们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肯定是燕王府里面谁喝大了出去乱说了,大家都知道燕王是不喝酒的,这个消息的泄露跟燕王无关。

这让本土世家们嗅到几分钱粮味道,一个个开始派人来到天津城了。

只不过他们待在天津城,心中多少有几分迟疑,他们既想要去跟燕王府问问自己有没有参与到里面的机会,但又怕自己冒昧的拜访会给李泰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失分。

说实话,幽州世家上下对李泰的情感多少是有几分复杂,但更偏向正面的。

因为李泰来到幽州,带来了一套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玩法。

正常来说,任何一个官员到了当地,那都是需要依赖当地的世家才能够有所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世家进行分润。

但李泰却完全不一样,当初刚来时,自己玩自己的,幽州世家也只冷眼旁观,甚至就算李泰天津建城,或者向幽州世家借粮,才有了几分的交流。

甚至幽州世家跟李泰的交道实在是算不上,与其说是有交道,还不如说是有交易更合适。

但这一切,在今年徭役时,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出现了问题,李泰选择出手相助,而不是对世家进行打压,这样才算真正展现了出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