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九十八章 阎婉(3 / 3)

作品:《耕耘贞观

李泰没想到从阎玄邃这里得到意外之喜,得知巨型孔明灯进展后,便安心回魏王府了。

现在的李泰一点都不着急了,毕竟对比起巨型孔明灯,今天从阎玄邃的口中知道的那些工匠小世家的消息,对于李泰来说更加的重要。

因为李泰也要考虑将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家,甚至自己去了洛阳,本身就是需要面对世家的。

在边远地区,世家更多会成为自己的助力,但在洛阳这种地方,世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助力,那是李泰真的不能保证。

毕竟在这些地方发展的都是顶尖世家,五姓七望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跟普通百姓的生殖隔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世家会有什么样的举动,说实话,李泰也无法做出合适决断。

但无论怎么说,这些工匠小世家的出现,让李泰眼前一亮,原本在李泰看来所谓工匠在大唐已经没任何地位了,但现在看起来却是自己理解错了。

实际上,这些工匠世家实际上跟这些经书传家的世家一样,在五胡乱华的时代挺到了大唐,事实上很多大唐的建筑工艺之中多数能够见到这些世家的影子。

只不过,对比起汉朝时那种你传承的孔子是子,我传承的墨子就不是子嘛的那种能够跟儒家传承犟嘴几句的姿态基本是没有了。

这些工匠世家,虽然还没被彻底打落尘埃,却也已受到主流世家的排斥。

因为新时代的世家经历了五胡乱华后,不再重视除权柄以外的其他一切东西。

五胡乱华的灾难让他们清楚的知道,没有了国家的保护,自己所在的世家实在太脆弱了。

自然也就萌生了,国家保护不了自己,那就自己来保护这个国家,同样也由自己来保护自己,某种程度上关陇集团就是这样理念的产物。

所以活下来的世家就不再走发展路线,而是走争权夺利的路线了。

而工匠世家因为这种大环境的改变,直接变得非主流起来。

在乱战时期还好,因为战争的原因需要工匠,所以对工匠的奖励还是不错,但随着国家统一工匠世家地位直线下降。

莫说是要发展,就算想生存下去,也需要工匠世家抱团才能步履维艰的生存。

当然,因为工匠世家本身是属于士这个阶级,所以还维系着他们少许荣耀。

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技艺,直接成为朝廷的技术官僚,在工部生存下去。

而这种生存模式在唐末,随着大唐的陨落,他们甚至连士这层天生生存资本都被断绝。

同时儒学却在一个个人才前赴后继的发展下彻底成为统治华夏的学说。

这就让工匠与世家两字彻底的被切割开来,基本上也就只能靠着家传技艺勉强糊口而已。

而这股在世家中传承着的工匠力量,的确让李泰感觉到几分意外,同时李泰也明白,至少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插手世家的角度。

毕竟自己从没想过要一个人单挑整个世界,自己所需要得只是要区分自己的朋友是什么人,自己的敌人是什么人,然后把自己的朋友变多,把自己的敌人变少。

现在自己便见到世家中有成为自己朋友的可能的力量。

“还是先等阎玄邃把目录抄过来再说吧,我需要好好思量如何对待他们!”

李泰微微的眯起眼睛,手不自觉的敲打了着案几,心中不由的想到,

“还是需要离开长安去洛阳再说,继续待在长安中,自己怕是什么都做不了啊!

所以母亲,能快点选妃吗,只要是女的,活的就可以了,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啊!”

李泰的碎碎念却也不知道有没有传入到母亲耳朵中。

但魏王妃很快便确定下来,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女阎婉,于贞观十年,在长孙皇后病好后,亲自主持结婚仪式。

而自己看着阎玄邃来送嫁妆时,顺手塞给自己的那份看起来相当厚实名册,李泰翻阅了几页,上面还详细的记录了每家擅长的方面,以及所掌握的技巧。

而名册第一行的名字,倒不是李泰以为的阎家,而是五姓七望的荥阳郑氏,这倒是让李泰感觉几分的吃惊。

但李泰把这份阎婉的嫁妆拿到手后,明白阎家看起来是在自己的身上小小押注一笔了。

毕竟对他们这些工匠世家来说,他们也渴望翻身啊。

太子那边儒家学说自己都不够分,自己根本就挤不进去,所以也就只有咬咬牙,压在自己身上了。

/129/12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