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人,得加钱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一十二章 竖子,焉敢污我清白!(1 / 2)

作品:《大人,得加钱

贾六非常喜欢栓柱招聘的这帮笔杆子,没有这些笔杆子他的事迹哪里能随时向直隶全省军民直播呢。

更重要的是,他对农时的相关政策也需要这帮人帮他讲给百姓听。

不讲,百姓怎么能知道。

因此很高兴的接过众人的稿件,走到一丈外的地头坐到早就备好的太师椅上认真阅读。

太阳高,栓柱特意让人把从保定总督衙门带来的万民伞支起来。

这把万民伞不知道是直隶百姓送给贾六哪个前任的,但既然传承到他这边,那自然就姓贾了。

好好的万民伞成天搁在总督大堂积灰,不如带出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出巡期间,这把万民伞是贾六仪仗标配,另外四个法器是“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的两个加衔,以及“回避”、“肃静”两块代表官威的指示牌。

总督大人要看稿子,张寡妇家里这几亩地的除草农活自然是随行人员干了。

这不是弄虚作假。

而是历史传承。

历代皇帝的必修课就是——“劝课天下,以农为本。”

所以每年的二月初二,皇帝都要到田里进行春耕,并现场向军民直播。

哪怕是大清也不例外。

老四鬼子对这方面的工作尤其重视。

但老四鬼子可能真把那几十亩地耕了?

就是做个样子。

但这个样子,就是皇帝的功课。

不做这个功课,不是好皇帝。

比起老四鬼子的走过场,贾六起码三天下来除了五分地的草,实实在在的辛苦。

他也不想这样,没办法,谁让他也想当皇帝呢。

“少爷,喝茶!”

栓柱奉上一碗人参木耳枸杞茶。

茶温正好,不咸不淡。

贾六接过喝上一口,顿觉神轻气爽,将众采编写好的稿件合在手中一一细看。

第一篇的题目就写得好,叫《时刻不忘百姓——记总督大人在淮镇》。

通篇内容看下来,贾六油脸肃敬,不禁对身边主持总督办公厅的栓柱道:“这个赖秀才真不赖,回头给他转正,先定个从九品。”

“嗻!”

栓柱看了眼正拿着少爷锄头在干活的赖秀才,微笑点头。

此人是他亲手发掘的人材,未入贾办油印处前是个说书的,鬼故事讲的挺好。

再看其他人稿件,也都写的不错,基本符合报道三要素。

就是真实,真实,再真实。

“就这么着吧,回头一批批的刊登,你再辛苦一下写些编后语,不要太过于突出我,主要是让百姓知道农时的重要,另外就是让各级官员晓得我对农业的重视...”

简短指示后,贾六问栓柱布政使老杨对于“县县通”工程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所谓“县县通”,是贾六在出巡途中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各县除了与府里有官方道路(驿道)外,与周边地区的道路建设都不太重视,除个别地区是石板青砖路外,多是从前的老路,不仅残破不堪,很多地方还是那种只能走单辆马车的小路。

乡村之间除了大一点的镇子有青砖路基,几乎清一色水泥路。

就是不下雨漫天扬灰,一下雨就膝盖深的“水泥路”。

这个现象不是直隶一省独有,而是全国各省都差不多。

想要富,先修路。

为此,贾六准备主抓一下道路建设工程。

这个可不是单单的政绩工程,是实际关系百姓民生的大事,也是直隶工业化的基础。

没有路,矿产运不出来,货物运不出来,北洋通商的事怎么搞?

任何时代,搞活经济的前提就是得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