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玄武门之两宫情 / 章节正文阅读

玄武门之两宫情 第21章 为死慷慨(1 / 2)

作品:《玄武门之两宫情

!--go--

-----安兴贵家中------

世民吃饱喝足,是的,再吃下去,安元寿要请这个皇帝出门了,带了一群人马打算把安家吃垮了。

康崇笑道:“陛下总算得到魏征成为太子府詹事主簿,可喜可贺,成为美事!”

长孙无忌冷冷地哼声说道:“你不在朝中,不知道魏征一副徐庶进曹营的样子。辅佐不必多说,竟然一言不发。若不是接下来发生许多事,老魏一辈子就在太子府白吃饭。”

此时,王珩突然说道:“突利可汗请我北上草原查看死鹰的病因,陛下,我能前往吗?”

世民一时错愕,大声说道:“你的身份是什么?难道你是寻常人家的女子?你父亲是国宰,是黄门侍郎,你怎么可以冒险,亲身前去草原?”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王姑娘,这可太危险了呢。自古以来,汉家女子前往草原,其一是和亲,其二是纳贡。你以这种身份去草原,难道草原的可汗会礼遇姑娘?”

王珩说道:“我与突利可汗相见,可汗没有别的恳求,只是让我前去草原一次,如果能找到死鹰的病死原因之后,我一定能安全回到长安城的。”

高士廉、萧瑀、封伦、唐俭、房玄龄、杜如晦、安兴贵、安修仁、魏征和王珪个个紧皱眉宇。世民回头对王珪说道:“国宰!您说句话,你说句话!”

王珪身为王珩的父亲,见王珩去意已定,慢慢走到古琴旁,用手抚过,琴声低回平静,然后回身对王珩说道:“你打算去了,不顾生死?”

王珩站起身,说道:“人之生死,全凭本事,不是门第!爹爹您被流放在外数年,现在还不是权位在身?难道不是凭的本事么?女儿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诸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王珪被大赦回朝,又身居高位,不仅仅是他本身的本事吧,得到李世民的重用,那是王珪在李建成身边多年,东宫诸人的头领。

但是王珩去突厥草原,那根本什么都不是,全凭本事了?

长孙无忌、康崇和安元寿见王珩去意满满。康崇不由还是直摇头,王珩恳切地说道:“陛下,求你了!”

长孙无忌怒而站起身说道:“万一草原上的可汗玷辱姑娘,那岂非是大唐帝国的羞耻了?那我大唐帝国是为姑娘血战一场,还是随姑娘去死去活呢?”

王珩亦站起来说道:“我已经答应了突利可汗,便一定要去!”

安元寿这里对王珩说道:“姑娘!我们再商量商量,好吗?我们在草原不是没有人,但一定要以策姑娘的安全啊!”

平时话语不多的宇文士及也点头说道:“姑娘,我们与突厥不一定能打起来。但是你如果有闪失的话,我们肯定会跟突厥大打出手,何必如此?”

长孙无忌怒道:“安元寿,王姑娘多事,难道你也要多事不曾?他们草原的猎鹰全死了,又能怎样!”

王珩大声说道:“这也是大唐帝国的宰相能说的吗?谁都知道草原上的猎人是从上至下的,上到突利可汗,下到平民,都会驯养猎鹰,怎么能任凭猎鹰全部死绝呢?”

长孙无忌怒道:“你真是好心,这到底是不关中原的事情,如果全天下都让中原管一遍,那能管到天南海北去。姑娘,总有我们大唐帝国照顾不到的地方,总有照顾不到的人吧!”

世民在长孙无忌身后说道:“我们回去再盘算盘算!”如果王珩的老爹王珪都不能劝说王珩,那就跟这个姑娘白费精神,这姑娘实在不像话了。长孙无忌说的对,虽然王珩简直是个假小子,但毕竟是女子,如果一旦被凌辱,那中原的士族简直是蒙羞了。这丫头真不知天高地厚。

李世民望着王珩倔强的脸,这丫头真让人纳罕,太子建成府里的不寻常之辈真是太多。

------玄武门之后----

清晨,太子东宫的寝殿,长孙无忌更宿了半夜,伸了个腰,转了转疼痛的手腕,他已经写了俩个时辰的批复了。把留中的留中,其余的奏折命人搬出世民的寝殿,送去前殿,准备分发到三省六部。

世民因为太子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亡故,已经很多天没有好好睡稳。寻常的日子也不过睡三个时辰,现在睡不稳,最多二个时辰就醒了。所以,宇文士及、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一班,唐俭、杜如晦与于志宁一班,六人轮流在东宫寝殿更宿。长孙无忌年纪最轻,所以顺带做批复奏本的事情。

长孙无忌才走出寝殿的大门,只见李元轨已经在窗户下做倒立。长孙无忌见小王爷已经满头大汗,便说道:“小王爷!你不用睡觉的吗?差不多了,赶紧起来吧!”

李元轨没有搭理长孙无忌,他要等李世民醒过来,才从地下起来呢。李世民异常地惊醒,听闻长孙无忌的说话,这里一时坐起。宫人们都立刻进前为李世民梳洗。忙完片刻,李世民喝了一碗奶子茶,一口鲜骨粥,便撂在一旁,换了衣服洗了脸面,这里走出大殿,对李元轨说道:“今天坐倒立多久了?”

李元轨说道:“大概有半个时辰吧!”

李元轨这里起身,用手擦了擦汗,李世民见时辰还早,便说道:“本王去练箭,十四弟愿意去吗?”

李元轨小小年纪,不到十岁,但已有自己的想法,并没有轻易去迎合李世民,说道:“太子哥哥,我去找魏夫子了!”

世民微笑地看看漏时,说道:“魏夫子身体要休养,你别去折腾啊,别耽误他上朝。”

李元轨笑嘻嘻地咬着唇角,说道:“魏夫子今天值宿在东宫,我就去写写字看看书,不耽误魏夫子上朝的!”

李元轨自从李渊与李世民答应之后,似乎有了什么天大的好事,天天腻歪在魏征身侧。这不,呲溜呲溜地又蹦出几丈开外,窜出了李世民的寝宫。李世民看得直摇头。如果自己也才十岁年纪,能与魏征天天做伴,那该有多好啊。

太子府詹事主簿魏征与詹事宇文士及谈及府中诸事,宇文士及为魏征稍做安排。魏征只是不过多说话。宇文士及知道魏征是太子府的老人一枚,对所有的事宜非常熟悉,自然不多提了。

魏征一人独坐,正翻看案卷。只见李元轨笑嘻嘻地凑上前来,说道:“夫子,可有空么?”

魏征见李元轨抱来的却是山海经,便笑道:“就读一段罢!你怎么想起来先读这个?”

李元轨点头道:“夫子,我很喜欢山海经啊!”

魏征知道读书这事,最难得的是喜欢,非要让巴掌大的孩子去喜欢四书五经,那真是太难为了。魏征不以为意,让李元轨翻到他已经读到的地方。

李元轨这里指着山海经东山经第四,魏征读道:“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bibi),见则天下大旱。”

李元轨指着敝敝两字,笑道:“原来獙是这么念的啊!山海经上的字特别难读。”

魏征笑道:“那不会就不耻下问。”

李元轨睁大眼睛说道:“魏夫子,您这么年长,元轨应该是不耻上问,怎么会是不耻下问呢?”

魏征简直要笑倒了,李元轨身为小王爷,能够不耻下问已经十分难得,现在对魏征,竟然用年龄来论,让一个小王爷对品级很低的官员不耻上问,魏征太荣幸了。

魏征摸着元轨的脑袋说道:“咱们俩谁上谁下啊?”

李元轨睁大眼睛说道:“魏夫子都可以做我爹了呢!”

魏征吓了一跳,一把捂住李元轨的大嘴巴,说道:“别吓着我,你有第二个爹么?你爹是皇帝陛下,什么时候有别人?”

此时,长孙无忌等诸人进来,忽然听到敝敝二字,长孙无忌这里不喜,说道:“大江两岸刚闹了大水不够,俩位还想着黄河两岸闹大旱。快收了这书罢了!”

魏征不由拧眉,书中的话又不是什么占卜的话,又没这么较真的吗?

魏征这里站起身见过诸位大人,却牵着李元轨的手径自出门。长孙无忌看看漏时,已经快上朝了,这魏征却要上哪里去呢。刚要开口,却见李世民已经从后殿进来,向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随魏夫子去吧。长孙无忌也真是的。魏征和李元轨只是念念书,也值得去说什么话么?难道现在的东宫太子府有那么忌讳的,竟然不让他人说书上的话了?

魏征送李元轨这里出了殿门,矮身对李元轨说道:“明天一早我不在东宫值宿,你去我家里念书好啦!”

李元轨点头笑道:“魏夫子明天可要多读几段吧!”

魏征这里点了点头,笑道:“好的!”

李世民心中越嫉妒,什么时候魏征能给自己讲解文章,见李元轨蹦蹦跳跳离开,魏征退到大殿,坐在案前。

李世民刚想说话。此时,诸人却忽见太子太仆等人匆匆由外而入,递来鸡毛信。

太子卫率说道:“接报!益州来报!”

长孙无忌立刻接来鸡毛信,世民对长孙无忌说道:“念!”

长孙无忌这里接过鸡毛信,抽出纸卷,见聊聊几字:“韦云起谋反已杀,郭行方在逃!”

在座诸人皆惊,宇文士及、唐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于志宁、姚思廉、虞世南、褚亮、薛元敬、尉迟敬德、程知节都忽生疑窦。

长孙无忌这里起坐,对世民躬身说道:“若不起疑云,请立刻拿下东宫韦氏韦云起之子韦师实、韦云起之从兄弟韦庆俭及韦庆嗣。”

李世民从诸人脸上和眼里一一略过。只有在坐的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似乎略有他议。

李世民心知东西二宫的争端远远没有停止。忽然在益州发生此等事端,委实叫人感叹。

李世民这里点头对长孙无忌说道:“也好,先将他们韦氏东眷阆公房一门悉数拿下在大理寺,等候发落。”

韦氏东眷阆公房出自曹魏安城侯韦胄次子韦穆。韦穆六代孙韦阆,是北魏明帝颇赏识的干臣之一,故其时又有“阆公房”之名。韦云起诸人是韦阆的后代。

卫率们立刻接命倾巢而出,捉拿韦氏诸人,不提。

而李世民等候了半日,竟然没有一人为韦云起等诸人辩驳一句,再看魏征和王珪,王珪只是擦着手中的玉珪。而魏征竟然也不择一言。

李世民心中想到:韦云起乃大隋朝一代枭雄,曾借师草原胡人二万余众,诛杀契丹四万多人,俘获男女牛羊马无数。他竟然在武德九年的现在死在窦轨的手中。虽然窦轨说韦云起谋反,但是,还是疑窦重重。西宫这些旧人一言不发也就算了。为什么连王珪和魏征这俩位东宫旧人也不置一喙呢?

李世民心中懊恼之余,是不是自己太鲁莽了,为何没有人出言制止呢,他于是与诸位满目巍巍然地对视,诸人不知世民为何恼怒,这里互相交视,又心知肚明地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此时,王珪已经擦完了自己的玉珪,起身去了。直到最后留着的魏征也要起身离开。而世民说道:“夫子留步!”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回身看了眼魏征与太子世民。

世民说道:“早晨至今,诸位不发一言,难道朝廷之中,一件大事也没有吗?”

魏征笑道:“何事呢?何事呢?不是一言解决了?”

世民撑住额头,用指关节敲着桌案说道:“魏征!”

魏征撇了撇嘴,作揖告辞,将要离去。

世民在魏征身后勃然大怒,站起身说道:“魏征!”乡巴佬,坐于朝堂之上来看戏的吗?那么好看不会去书院听书去吗?

魏征回身站在大殿门口。只见房杜等人已经跪在地下,瑟瑟发抖。而魏征惊笑道:“我魏征尚且不怕大王,大王也是只朝魏征发火,怎么他们却个个要大死临头的样子!”

李世民大怒说道:“你什么意思?他们向来对本大王礼敬,难道魏征你一点也不知道上下有别的礼数吗?”

魏征笑道:“上下礼数是有了,上下难言倒是蔚为可观啊!”

李世民刚要杀过来,房玄龄起身阻拦,说道:“魏夫子,赶紧走!”李世民和魏征就是不能相处一室,难道以后天天都要劝架?这俩人太能吵了,为了一个过世的韦云起而已,这也犯得着?

魏征刚强地说道:“朝廷大事,一言解决的话,那天下本无事,魏某人应该早早退朝去练字,失陪!”

李世民气得坐回到座位上,听魏征说一言解决,分明有一言堂的意思在内,这里说道:“在各位大人眼里,本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诸人又是讷讷难言。魏征几乎要失笑了。李世民知道众人身在局中,而魏征身处局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这里对魏征说道:“魏夫子没有转身离开,说明还是愿意点明本王的,对不对?”

魏征说道:“大王身边可有镜子?”

诸人这里疑惑,而李世民拿出一面小小的四神镜,一面望向镜中的自己,大惑不解地说道:“夫子,我怎么了?”

魏征笑道:“大王常以正色示人,何尝对属下一笑呢?若去寺庙中满大殿的菩萨神佛都是凶神恶煞,那还有谁去求神拜佛呢?再说了,下等人物青面獠牙,次等人物面无人色,上等人物满面春风。试问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何等人物?”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唤所有人起身,心中暗想:难道正如魏征所说,自己以为威仪满面,却成了凶神恶煞、青面獠牙不成了?

于是李世民对镜勉勉强强地咧嘴微笑,却谁成想自己这副尊容在西宫这些旧人眼里太过诡异了,诸位互相对望一眼,掩嘴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