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1627崛起南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19章 战局吃紧(2 / 2)

作品:《1627崛起南海

在福建水师进入大宁江一天之后,清军的先锋营也抵达了江畔。但他们往上下游分别探出二十里,却连一艘小渔船都没有找到,因为福建水师已经赶在前面将江面所有能找到的渔船全部都搜集起来了,甚至连沿江渔村懂得驾船的渔民也都全部转移到了大宁江的另一侧江岸。

这样的措施对于基本没有水师编制的清军来说的确非常有效,在无法获得渡江船只的情况下,清军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伐木建筏,试图使用原始的载具来渡过大宁江。但当他们花了一天时间制造出几十张木筏之后,却发现江面上出现了一溜打着明军旗号的战船。有在九连城待过一段时间的军官很快辨认出来,这些大明战船似乎当时也参与了海汉舰队封锁鸭绿江的行动。

眼见敌军战船巡弋在江面上,这木筏自然是没法再下水去送死了,先锋营只好打消了快速强渡大宁江的念头,开始琢磨要如何才能让这支碍眼的大明舰队离开这里。

最稳妥的做法当然是去往上游另寻一处渡江点,毕竟大明舰队的战船数目有限,真正能够做到有效封锁的江面长度也是有限的,只要清军有耐心拉开队形,终究能够找到一处安全的地方渡江。

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避开明军舰队,他们就只能设法从上游绕行,然而根据清军从本地人口中得来的情报,这大宁江上游四十多里处便已经进入山区,而且其间甚至还夹杂着面积巨大的湖泊,一直要到上游近百里处才有比较适合渡江而明军战船无法抵达的地形。

如果只是一个先锋营,那绕路也就绕了,顶多就是耽搁两天行程而已。但后续的清军主力如果也要绕这么一个大圈子去渡江,那所要耽搁的时间可能就不止两三天了。去往上游渡江点需要穿越面积近百平方公里的山区,光这一条就基本断绝了大军绕路的可能性。

“怎地会又有明军冒出来!”已经抵达定州的皇太极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大为光火,大军在从九连城出发之前就被海汉舰队硬生生堵在当地大半个月,想不到在朝鲜境内又重现了这一幕。而且根据前方回报的情况来看,想突破明军的水面封锁恐怕也并非易事。

清军对明军的战绩一向胜多负少,心理优势倒是很充足,但所谓的胜绩基本都是在陆上交战的战果,与大明水师交战的记录就没那么亮眼了。当初东江镇明军还驻扎在皮岛的时候,就靠着一帮残兵组成的水师,便与当时的后金军周旋了好几年。要不是尚可喜反叛投靠了后金,东江镇明军在海上的优势还要更大一些。

而这次来到朝鲜出战的明军舰队,很显然是得到了海汉的支持。根据清军所掌握的情报,这支舰队极有可能便是来自南方的福建水师,其主帅许心素也是大明沿海诸省中唯一一个与海汉早早就来往密切的地方军阀。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似乎还没有在大宁江流域发现海汉舰队的踪影,这也就是说海汉人目前还没有直接参与到这次的阻截行动中来。当然了,如果清军被挡在大宁江畔的时间太长,海汉军也随时都有可能杀出来,皇太极可不敢耐着性子在这个地方跟明军慢慢磨蹭,必须要设法尽快突破这道天堑才行。

皇太极自己其实也想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然当初也不至于会被堵在九连城那么长时间了,他只能把命令传达给手下的武将,要求他们尽快突破明军防线度过大宁江。

而这种模糊的军令所能达成的效果,便是清军在江边集结的渡江部队招来了福建水师的炮轰。虽然清军也利用自家的火炮进行了反击,但并未能给江面上的明军战船造成太大的损伤,反倒是被明军的炮击伤了不少人。

除了在江岸硬杠明军舰队的部队之外,清军也果断趁着吸引住明军火力的时机向上游派遣了超过三千人的部队,尝试从多处江面同时渡江。

许裕拙其实也察觉到了清军的这种动向,但由于兵力有限,他就只能分出少量战船前往上游江段驱逐尝试渡江的小股清军,但其间出现遗漏被清军钻空子就在所难免了。不过好在他已经通过向导联系上了安州的朝鲜驻军,让其派出了两千人的部队前出到大宁江与清川江之间的三角洲地区,专门负责剿杀漏网之鱼的小股清军部队。

但即便是兵力占优,朝鲜人的表现也依然是令人胆战心惊,甚至出现上百人的部队被二三十名清军步兵追杀的可笑场景。许裕拙已经通过中间人向安州守军把意思传达得很清楚,如果守军自己不争气不能好好配合作战,那么顶多也就能拖住清军十天左右,但如果守军能与舰队默契配合,那么完全可以在这个地区给清军制造一些麻烦,甚至是给他们一点苦头尝尝,安州也未必会是岌岌可危的存在。

许裕拙看得很明白,朝鲜人如果自己都不愿抵御外敌入侵,那就算把自己这支舰队全交代在这里,也挡不住清军的南下步伐。安州阻截战能打成什么样子,一定程度上也得视朝鲜军队的表现而定。

在进行了两天的交战之后,朝鲜人似乎也意识到了己方凭借天险完全可以与清军一战,于是便开始向三角洲地区增派更多的部队,甚至还专门集结了一支五百名弓箭手组成的部队,到江面比较狭窄的地方防御清军渡江。

而随着朝鲜军队的直接参与,清军渡江的难度也越发增大,不得不继续往上游寻找新的渡江地点,用更为分散的渡江地点来向大宁江对岸投送兵力。这种作战方式的效率无疑相当低下,依靠木筏零散登陆的清军士兵基本都很难撑到集结为百人以上的小股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