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法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八章 货币战(下)(1 / 2)

作品:《北宋大法官

白矾楼!

站在柜台里面的掌柜,瞧了眼桌上那匹上等的丝绸,又抬头看向柜台外面的那白面公子,很是为难道:“刘公子,这布匹可真是不好算,要不,你还是付钱币?”

那白面公子也是一脸郁闷道:“要有钱币的话,本公子也不至于扛着这一批布来吃饭,我爷爷最近将那钱币看着比命重要,我身上可是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快给我刘兄结算。”

只见樊正走了过来,又向那刘公子拱手道:“下人不懂事,刘兄勿要与他一般见识。”

那刘公子嗨呀一声,“大郎,我也不想,但是我确实拿不出钱币。”

樊正笑着点点头:“无妨,无妨。刘兄若是图方便的话,可以先存布匹在小店,到时一块算。”

那刘公子顿时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省着我天天拿着布匹出门。那就先放在这里,快用完了,你且派人来告诉我一声。”

“是。”

“告辞!”

“刘兄慢走。”

这刘公子走后,樊正便向那掌柜的说道:“今后尽量让他们将布匹存在店里,这布匹也是能换钱的,只是越短越不值钱。”

“哎!我知道了。”

那掌柜的点点头,又是感叹道:“这朝廷不说印交子,倒还有人拿钱币出来,如今今儿我可是连一个铜板都没有见到。”

这交子一出,各种小道消息全来了,许多消息认为朝廷之所以要发行交子,就是因为朝廷根本没有铜铸币,只是在故弄玄虚。

故此,朝廷颁布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使得百姓将货币拿出来,反而使得钱荒进一步加重。

咚咚咚!

听得一阵脚步声,但见一队皇家警察入得门来。

“衙内?”

樊正立刻走了过去,见曹栋栋身后还跟着三五人,不免问道:“衙内今儿要请客?”

曹栋栋斜目鄙夷他一眼:“上你这请客,我可没这么多钱。”

他经常请客,但从不上白矾楼。

樊正郁闷地瞧了眼曹栋栋,又问道:“不知衙内来小店有何贵干?”

曹栋栋道:“我们是来查盐。”

“查盐?”

樊正一愣。

曹栋栋点点头,这樊正到底是自家兄弟,倒也不瞒他,低声道:“这调查私盐,本就是我们皇家警察的职责,上回竟然让税务司抢了去做,这可不行。”

樊正听罢,人都是晕的,“衙内,如今这盐价天天上涨,伱这要一查,只怕会涨得更加厉害。”

曹栋栋立刻道:“也就是说,你让我们偷偷放私盐进来?”

“我我可不是这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曹栋栋哼道:“如今这盐价一个劲地往上涨,那私盐又可能会趁虚而入,要是又让税警给先逮住,那咱们皇家警察多没面子。”

樊正都不知道怎么说是好。

因为曹栋栋说得还真有道理,关键这皇家警察不查,税警也有可能会查,而且税警神出鬼没,都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在调查,警署方面也不想大权旁落。

盐价本就因那场官司,小幅度上涨,而之后权贵们又在背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使得盐价进一步上涨,如今警署又参一脚进来。

这魔幻的剧情,大家都有些看不懂。

还不能说谁有错。

但是,这钱币价格上涨,盐价也上涨,可真是要命,其它货物都成庶子了。

坊间也是怨言四起。

这两样都不在百姓手里,百姓当然血亏。

他们直接将矛头对向朝廷,这官盐又贵,私盐不准卖,钱币价格又在上涨,这拿着钱币去买盐,就跟吃了屎一样难受。

可不买又不行。

难受不难受。

而这就发生在天子脚下,皇帝也不能坐视不理。

赵顼立刻在垂拱殿召开枢要会议,商量应对之法。

“陛下,臣以为此事都是那些私盐贩,故意散播谣言,哄抬盐价,从而逼迫朝廷对私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这上来,王安石就立刻站出来,咄咄逼人地说道。

吕公著讪讪道:“但是根据我们三司所查,开封府的官盐确实供给不足。”

王安石立刻道:“这也都是私盐导致的,正是因为之前私盐泛滥,以至于合法盐商不敢多购入官盐,而如今受到税务司的威慑,私盐贩都藏匿起来,便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

如果朝廷坚持不住,私盐只会变得更加猖獗,但如果朝廷能够度过此次危机,必然是能打击贩卖私盐的气焰,官家还应再督促警署,继续严查私盐贩。”

赵顼点点头道:“王学士言之有理啊!”

文彦博问道:“可如何度过此次危机?”

王安石道:“目前有七成的官盐,只有三成是在朝廷手里。商人逐利,如今这盐供给不足,他们必然会涨价,这无可厚非,朝廷可以花钱买下他们手中的盐,然后再低价出售给百姓。”

此话一出,司马光都愣住了,这不像似王安石干得事,以王安石的性格,最多是以之前的价格从商人手中买盐,然后再加个几文钱出售给百姓,反正比现在低就行,这就是王安石常常提倡的双赢。

“你打算以多高的价格从盐商手中买盐?”司马光就问道。

王安石道:“最初盐价是在四十五文左右,而如今已经涨到六十文钱,朝廷可用五十文钱的价格,买下盐商手中的盐,然后再以最初的价格,出售给百姓。”

司马光大吃一惊道:“这这可是要亏不少钱?”

王安石是风轻云淡道:“但如果能够打击私盐嚣张的气焰,将来还是能够赚回来的。”

吕公著突然问道:“王学士,你是打算用交子从盐商手中买盐么?”

王安石摇头道:“交子若都交给盐商,他们又能用出多少,这坊间还是没有钱币,交子还是会以工薪发给皇家警察,这一笔钱,我会从司农寺拨出来。”

没毛病!

这真的没毛病啊!

难道这厮转性了。

司马光立刻向赵顼拱手道:“臣支持王学士的建议。”

这个建议就非常符合司马光的执政理念,朝廷该承担,就是得承担一些,收税就足够了,不能老想着去赚钱。

文彦博又问道:“可我听闻坊间对于朝廷要发行交子,都表示非常反对。”

王安石又是轻描淡写道:“那是他们对朝廷有误解,朝廷是有足够的准备金,等到时他们见到交子能够随时兑换出钱币来,自然就会放下对钱币的成见。”

赵顼瞄了眼文彦博等人,见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于是点头道:“好吧,就依王学士之言,此事全权司农寺负责。”

出得垂拱殿,司马光望着王安石与韩绛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真不像他的作风,难道这厮转性了。”

身旁的吕公著笑道:“会不是君实你对他有成见。如今税务司好不容易威慑住那些私盐贩,如果维持下去,纵使当下朝廷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但是从长远看来,朝廷还是有得赚,介甫的建议也是合情合理的。”

饶是一旁的文彦博,也稍稍点头。

司马光笑道:“我与他共事这么多年,他是什么性子,我可是清楚的很,若这里面没有猫腻,那我就当着你的面,向他道歉。”

吕公著笑呵呵道:“你可得说到做到。”

朝廷要自己出钱救市,这个大家都没有话说。

只能你说,你狠。

赵顼一方面下令,让警署继续严查私盐,而另一方面,王安石也去找到那些大盐商,以每斤五十文钱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所有的盐。

虽然市价已经炒到六十文钱,但问题买得人也少,普通百姓哪里买得起。

而且最初的价格可是四十五文钱,已经很高了,五十文也是高价,盐商也能从中赚得不少,关键司农寺表示会支付钱币,这还要拒绝朝廷,那你这盐商可也当不下去。

基本上没有任何人有疑虑,全部出售给朝廷。

张家!

“那些大私盐贩,都已经联系上了。”

李豹向张斐言道。

张斐点点头,道:“他们可否愿意出售手中的盐?”

李豹道:“之前他们还有些犹豫,认为朝廷支持不了多久,但如今朝廷一方面购买官盐,另一方面,又让警署严查,他们也撑不住了,在如此情况下,他们的盐是肯定无法出手的,因为所有合法盐商手中没有盐,除朝廷之外,任何人在开封府贩盐,肯定都是私盐。

他们愿意以十八文钱的价格,出售手中的私盐,但如果咱们想要购买他们手中所有的盐,可也得花三十万贯。”

张斐笑道:“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要是官家不愿意出这钱,我来出也行。”

李豹呵呵道:“官家早就把钱准备好了。”

张斐哈哈一笑道:“多找一些人去,分批将他们手中的盐全部收购。”

李豹点点头。

张斐又问道:“相国寺方面有什么动作?”

“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动作。”李豹摇摇头,道:“他们主要是想利用钱币来打击免役税,这盐价只是他们用来给朝廷添堵的,之前盐价上涨,也跟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只不过后来他们才在后面推波助澜。”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话说回来,朝廷此番政策,没有几个人看得明白。”

张斐冷冷一笑道:“就是看得明白,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这盐可不再他们的掌控之中了,除非那钱币能够舔出咸味来。这回我要彻底将他们给打趴下,TMD。”

马家。

“鲁兄,现在你还能吃的这么香?”

马天豪很是无语地看着正在大快朵颐啃肘子的鲁斌。

鲁斌一抹嘴,含糊不清道:“最近寺管得严,想吃一顿好的,可也不容易,只能上你这里来吃。”

马天豪苦笑道:“我指得可不是这事,朝廷高价购盐,低价出售,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知道。”鲁斌点点头。

马天豪道:“那你还吃的进?”

鲁斌抬起头来问道:“那你可否知道,有什么问题?”

马天豪摇摇头,“这我倒是不知道,但是我早就与你说过,张三那小子不是好惹的,当初那场官司是他打得,你们冲着这事去,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我怀疑此事也跟他有关。”

鲁斌将肘子往盘子里面一扔,道:“当初我也不赞成,可他们偏要这么干,我不过是奉命办事,这成也好,败也好,与我没多大关系,这事我也都看不明白,那我能怎么办。”

确实。

朝廷这一系列动作,的确让很多人看得都是一愣一愣的。

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朝廷什么时候干过赔本的买卖,纵观新法,哪一条不是为朝廷赚钱,这不王学啊!

同时朝中很多真正有抱负的大臣,都对王安石竖起大拇指,比如说赵抃,比如说许遵,又比如说曾巩。

司马光、富弼、文彦博也都非常支持。

这么做既不会委屈那些盐商,又能照顾到百姓,无可挑剔。

免役税收了那么多上去,照顾一下百姓,那又怎么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大家都支持,钱又在司农寺手中,执行起来就非常顺利。

朝廷收购完官盐之后,立刻将所有盐铺全部关门,表示要经过统筹之后,然后再对外出售。

百姓已经知道朝廷将会以之前的价格出售盐,这心里都非常开心,朝廷可算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大家也都在耐心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