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怜月之死,葬花之词(1 / 4)

作品:《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go--

西昌府城外以南四十里。

背后便是罗霄山脉,此时整座山脉中间如同被仙人一剑劈开。

汹涌的湘江水,不断拍打着仅剩的山体。

正前方修筑起一条长廊,足足绵延十里,长廊前则是一栋栋木屋。

宋礼不禁啧啧称赞,这才短短几日,便凭空竖起一条长廊,还连带着几十栋木屋。

“此举意欲何为?”宋礼不解道。

“运河将从此地开始,直达北平城,假以时日,这儿会成为整个江南府最为繁华的地段,明日整个江南府的商贾便会齐聚此地。”

姗姗来迟的朱高煦已然清楚林浩的意图,娓娓道来。

既然是以工代赈,便要给予这些商人一定的好处。

运河两岸的土地,就是最为值钱的东西,等到运河开通之后,西昌府便会成为中转点。

占上一块地皮,哪怕仅用于仓储,那都是日进斗金。

“不愧是二殿下,本官的设想,运河左岸皆为官营,右岸在一定期限内无偿给愿意参与开发的商贾,这个期限比如说是三十年,三十年之后,每年象征性的收一些地租。”

“只要运河开始建设,两岸就会形成经济带,人流量就等同于银子,沿路直至应天,皆可以此种方式进行。”

林浩赞许的点了点头,不愧是二殿下,一针见血。

宋礼内心也是无比震撼,如此天才般的设想,放在大明,百姓迁移的标准是什么,靠近水源地。

一旦运河构建完成,两岸便会引来无数居民乔迁,在此安居立业。

更为恐怖的是,只要在西昌府开了个头,工期便会极大程度缩短。

先前林浩所说,三年之内,要让运河开通,宋礼只觉得是天方夜谭。

他计算过,以如今大明的国力,征集三万民夫,江南府的商贾再以工代赈,就算凑齐五万之数,没日没夜的干下去,也得需要几十年光景。

而且商贾的能力是有限的,哪怕再有钱,也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建设。

但却没有想过,这个模式能够复制,能够成为商人,并且是成功的商人,绝对具备一定的眼界。

都清楚运河开通之后的莫大好处,只要参与建设,就能抢占下先机,沿路所有的商贾,都会倾囊相助。

五万人需要几十年光景,若是这个人数乘十,亦或者更多,几年便足以完成这一壮举。

隋朝时候修建的京杭大运河,便是前车之鉴,如今京杭大运河两岸,都有百姓繁衍生息,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只不过隋炀帝选择方式,可以说并不高明,乃是将京杭大运河的修筑,强行加在了隋朝百姓的徭役之中。如此换来了隋朝的覆灭。

“林大人年纪轻轻,所行之事,皆可称作圣人,实在令我等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