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收粮点(1 / 2)

作品:《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老魏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当天下午,他就和供销社达成了协议。

由轧钢厂出人,在供销社的名义下成立一个下属的收粮点。

不过,协议里规定了这个收粮点的职能。

这个收粮点唯一的职能就是替轧钢厂食堂采购粮食和其他食材。

当然,供销社也是无利不起早的主,他们不会无偿的提供帮助,他们要求轧钢厂每个月上交五十元的管理费,并且定期派专人查看账簿。

再然后,就是轧钢厂和供销社重新签订了供应合同,定量下调两成,并且价格上调三成。

不是轧钢厂愿意吃这个亏,而是不签不行。

现在全国都缺粮食,各个单位的伙食标准都下调了,即使轧钢厂不同意,人家也可以单方面毁约,你还不能把人家怎么着。

一句话,没粮食。

你能拿他怎么着?

当天下午,老魏就把成立收粮点的文件和手续送到送到杨军的办公桌上。

文件和手续都有了,下面就是租个房子成立收粮点了。

这种事,不用杨军出马,自有房管科的人替他办了。

第二天下午。

房管科的人就把租房合同和房门钥匙送到了采购科,然后,老魏又把钥匙送到杨军办公室。

当天晚上下班回家,杨军就把众人叫到自己院子里。

他把成立收粮点的计划跟杨安邦他们讲了一遍,然后把门面房的钥匙已经经营许可证递给他们。

「安邦,以后你就是这个收粮点的负责人,你来负责收购粮食。」

「啊,哥,我……我怕我做不好,要不然还是让我进厂子吧。」杨安邦苦着脸道。

「收粮食你不会?」杨军气得想抽他。

自己费劲巴拉的为他们着想,他还不领情。

进厂上班有在外面自由吗?况且,你这么大岁数进厂当学徒,你敢叫人家师傅,人家还不乐意答应呢。

学徒工一般都是从十几岁开始学的,像他这么大年龄的都是有十来年工龄的老职工了。

你一个快三十的人去叫一个年龄比你小的人师傅,你好意思叫,人家也不好意思答应啊。

「只是收粮食吗?」杨安邦诺诺的问道。

「对,你每天只干一件事,就是收粮食。」

杨军解释道:「我们这个收粮点,只收粮食,不卖粮食,只要有人来卖,你按市价收下就成,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

「那……那就好,这我能干。」

杨安邦闻言,顿时心头一松。

如果像杨军说的那样,这还真是一个轻松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虽然他不怕吃苦,但是谁又想进厂子抡大锤啊。

「赵红梅和周苗苗也过去帮忙,目前就你三人,过几天还要进一个人。」

杨安邦老婆赵红梅和周苗苗一听,顿时两眼放光。

「哥,我们也能去上班吗?」

杨军点了点头道:「对,你们也去拿份工资,赵红梅你只能算临时工。」

「不过,好在你每个月也能领18块钱的工资,能补贴点家用。」

「谢天谢地,终于能有工资拿了,18块钱一个月不少了,在俺村都能顶半年的收入了。」赵红梅红着脸激动道。

「是啊,已经不老少了,没想到我们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周苗苗也非常激动。

杨安邦和周苗苗都是轧钢厂正式工,唯有赵红梅不是,她只能算临时工。

不过,好在她不计较这些,毕竟一个只靠挣工分的人,能拿十八

块一个月的工资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杨安邦是轧钢厂正式工,但赵红梅和两个孩子不是,他们依旧是农村户口,只是跟着杨安邦在城里吃商品粮罢了。

如果依照杨安邦那每个月二十四斤的定量,显然是不够一家人吃的,只能去黑市用白面定量换窝窝头,即使那样,也是不够吃的。

别看三大爷闫埠贵每个月只有二十七块钱的工资,为何他能养得起全家,而杨安邦却养不起?

那是因为三大爷一家都是城市户口,全家七口人都有粮食定量,而杨安邦一家只有他一人有定量,他的老婆孩子是没有的。

如今有了这份临时工工作,每个月十八块钱的工资,也能补贴点家用了。

「钱和账要分开,赵红梅你管钱和票,周苗苗你管账,钱账要一致,决不可出现对不上账的状况,你们懂了吗?」杨军交代道。

「懂了,哥。」

两人应声道。

第二天一早,他们几人就去了收粮点。

这个点离他们住的地方只有四十分钟的路程,这也是杨军特别交代房管科专门在这附近租的房子,为的就是离家近一点。

杨军也没上班,直接开车带他们过去。

这是一间不大的院子,前面是80平的门面房,后面是住的地方。

门面房已经被打扫过了,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门的一侧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上面写着,

「金水桥供销社分站。」

在这一行大字的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只收不卖」四个字。

没有领导干部剪彩,也没有百姓围观,杨安邦在门口放了一挂小鞭炮就算营业了。

供销社的人来看了看,指导了几下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