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强马壮者,血脉最高贵(2 / 4)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后来,这个帽子还发生了分化。官僚制度逐渐完善之后,紫帐汗国开始用黑纱制作这种圆筒帽。相比乌纱帽,它形状简单,也没有帽翅,直接在侧面固定各种红色、紫色、金色的彩线,来显示级别和所属部门。

而教士的帽子,则向头巾似的软兜帽发展。这种帽子在东正教,一般只有牧首之类的高级神职人员才有,紫帐汗国这边则完全泛滥。最后,还是通过颜色进行区分。只有纯白色带十字架的才是牧首专用,其他的,大家按级别来就行。

至于修女的衣服,几乎都是看各个修女会自己怎么设计。

早年的紫帐汗国,修女会其实不少。因为那会儿战争压力太大,妇女一样得参与运输、守卫、乃至短途出战。而高强度的战争,让很多地方都处于男少女多的境地,失去父亲、儿子、丈夫的女性,并不算少见。

于是,这些人就渐渐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早期的修女会,以修行的名义互相联系和扶持。

而那时的修女院,更像是这些妇女的活动中心,或者收容无家可归者的场所,里面的“修女”,很难说就是专职修道的女性。只不过,由于申请成功了,就能拿到教会的补贴,让这类民间组织的数量一直不少。

不过,她们毕竟不算正式的神职人员,所以穿什么制服,教会也不管。

一些条件好点的修女院,会给修女们定期发衣服,不过主要目的其实是作为补贴——这年头,对于穷人来说,完整的衣服依然不便宜,有件新衣服算是不错的福利了。

而且没这个条件的,也就是组织大家定期聚会下,穿的也是日常的服装,最多挂个十字架或者带个帽子,以表示自己的身份。

因此,这边确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修女服。只不过,大家见基层教士见得多,所以下意识都觉得“念经的就该是这样”,导致修女们的衣服也向这个风格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