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北宋穿越指南 / 章节正文阅读

0091【丰收】(4 / 5)

作品:《北宋穿越指南

稻谷晾晒归仓,陆安喜滋滋前来汇报:“老爷,朱相公种的那块田(约亩),今年打了154斤谷子(不是大米)!”

“去年是多少?”白宗望问。

陆安回答说:“不到120斤。”

古代计算稻田亩产,有时是“出米若干石”,有时又是“出谷若干石”。

按照没有脱壳的稻谷来算,宋代的水田亩产大致如下:黄河流域100斤,长江中游200斤,淮南地区300斤,浙东福建300—360斤,太湖地区540—630斤。

汉中这边的水稻亩产,跟淮南、浙东相当。

“果真是仙法!”

白宗望闻言大喜,朱国祥指挥耕种的那块稻田,面积连半亩都不到,就能多收三十几斤谷子,等于每亩可以增收七十斤!

老白员外实在坐不住了,问道:“山上的玉米,何时能收获?”

陆安回答:“已经结籽了,朱相公说,可以煮嫩玉米吃。但距离收割,恐怕还要再等二十天。”

“那俺就等着。”白宗望的心情有些激动。

还不到二十天,陆安就回来汇报,说有几块地的玉米已经开始收了。

白宗望带着白大郎,坐滑竿上山去。

只见许多佃户,正在地里掰玉米,一筐一筐往家里挑。

这是抗虫抗旱的高产良种,玉米结得又大又饱满。

朱国祥正在旁边监督,见白家父子来了,抱拳作揖道:“老员外安好,大郎安好!”

父子俩回礼之后,迫不及待想知道产量。

朱国祥说:“还未晒干,也没脱粒,尚须再等几日。”

佃户们把收来的玉米,或是挂在屋檐下,或是放在平地里晒。几天之后,开始喜滋滋剥玉米粒,他们已经感受到这玩意儿的高产。

朱国祥抓起一把玉米粒,心头想起儿子所言。

如果真能变异,种子可以不退化……

又过数日,玉米粒晒干。

白家父子再次上山,而且还带了大秤。一箩一箩挨个称重,总计584斤!

唉,没化肥就是这般低产。

朱国祥对此感到惋惜,他带来的玉米良种,即便种在贫瘠山地,如果有化肥的话,轻轻松松就能收获近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