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于80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91章 大建设(2 / 3)

作品:《重生于80年代

所以这次贷款,出乎县里领导们意料的顺利,反而是银行一个劲儿的问够不够,要不要多贷点?这让领导们一脸的懵逼。不过他们还是怕河东村的企业还不上,再让县里的财政背上大包袱,拒绝了银行的好意。只是为了公平起见,从工农中建四家银行,每家贷了一百万。

这些钱,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少了,对唐伟东目前来说足够了,大建设完全可以启动了。

首先要做的还是安置房工程,唐伟东还不敢头铁到把官府和军方全得罪了,在国内这样干,除了跑就是死,别没有第三条路可选。唐伟东既不想跑又没活够,所以就得乖乖的,把这事当作重中之重的事来办。

1987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宣布今年为“安置无家可归者年”,简称“国际住房年”,这莫名的与唐伟东马上要做的事,竟然完美的契合起来。

打着“国际住房年”的噱头,以安置退伍老兵和为职工谋福利的名义,唐伟东一声令下,在河东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住房大建设。

安置房按照唐伟东的意思,大部分楼房建的,都那种类似后来公寓性质的筒子楼,房间没一厨一卫,再加一室或者两室,客厅餐厅什么的就算了,宿舍楼没那个必要。目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安置更多的人,就这样,已经比其他地方那些一层楼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的筒子楼要强多了,至少上厕所不用跑出去排队,洗个澡也不用只能去单位大澡堂了。

在大量建设这种筒子楼之外,唐伟东还专门建了几栋后世的那种多层楼房,每一户都是两室或三室,一厨一卫一厅二厅的。使用面积在七十多到一百多平方米,这是为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和专家们准备的。和筒子楼一样,产权都归管理公司,所有人只有使用权,还需要服从分配和调剂,一旦不在企业中工作了,必须交出使用权,腾退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