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于80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23章 汽车上高原(2 / 2)

作品:《重生于80年代

“要是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我有信心打败当今国内所有的、同类国产车型。”

唐伟东诧异的看了陈爱民一眼问道:“你的眼光,怎么只盯在了国产车上面呢?”

陈爱民一摊手,很坦诚的说道:“就算咱们的技术,不比那些进口车差多少,可在品牌建设上,拍马也赶不上人家。人家动辄都是几十年的老品牌了,咱们这第一辆车还没下线呢,咋跟人家竞争?”

唐伟东承认陈爱民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还是拍了怕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二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眼光可以放长远一点,不必局限在跟国产车的竞争上,可以把那些老品牌做一个赶超的目标嘛!”

随后,他想了一下继续说道:“你刚才说的那个六十万公里无大修,这句话不错,在宣传上可以隐晦的、着重的表达一下。”

陈爱民点点头,认真的记录了下来。

六十万公里无大修,是三年之后朱海出租汽车公司的一辆捷达车创造的记录。为此,一汽-大众公司还奖励了那位出租车司机一辆新车。

此后就拿着这个记录,一举把捷达车送上了神坛,成为了当年红极一时的神车。捷达车,也成了品质的代名词,和家用轿车的首选车型,

于是,号称最懂国内消费者的大众,后来干脆把捷达品牌独立了出来,形成了奥迪、大众、捷达,高中低档三个层次,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市场的产品全方位覆盖。

这次也一样,秉承着你证明过效果的好东西,我先拿来用的原则,唐老板毫不客气的,就把捷达未来的宣传口号给据为已有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能跑六十万公里不需大修,谁在乎呢?

从第一辆车下线,到跑到六十万公里,那最少都是几年后的事了。

这期间,品牌应该能树立起来了。

到时大不了就找个托,说自己的车就是跑到了六十万公里,没有出过大问题,还可以宣传一波。后来的车企不都是那么玩儿的嘛。

想到这里,唐伟东忽然想起开着捷达跑到啦萨,圈粉无数的那两位的好汉的壮举来了。

这其中有没有捷达参与的营销,唐伟东不知道,但这波操作,却是可以复刻一下。

于是他转头问陈爱民道:“咱们的车能上高原吗?”

陈爱民微微愣了一下,马上就肯定的回答道:“没问题,我们做过高寒缺氧环境下的测试,理论上是达标的。”

唐伟东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你有这个信心,那好,趁着新车下线仪式还有一点时间,你可以组织一支由霸道越野车和红星轿车的小型车队,就从这里出发,一直开到啦萨布宫前的广场上。”

“沿途要同时进行记录拍摄,至于这次的活动名字,你们自己想一个。”

“新车上市时的营销上,可以把这次的高原之行,拿出来当做一个验证质量的营销噱头。”

“用这种极限环境下的“暴力”测试,给民众灌输一种,红星汽车,质量绝对可靠,树立起一个,品质无可挑剔的形象来。”

“要让他们在买家庭乘用车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