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使臣朝贡(3 / 4)

作品:《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不得不说,老四花钱确实厉害,简直就是个碎钞机。

朱棣欣然道:“今年年底宝船便能造好,届时海运一开,国库便能充盈起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李青敷衍两句,内心也颇为激动。

这还不满两年,大明就走出了小小朱的萎靡,逐步迈向鼎盛,实在是一大幸事。

君臣三人聊了一会儿,小胖提议道:“父皇,此番大明国库收益如此大,应该庆祝庆祝,摆上美酒佳肴,好好吃喝一顿。”

朱棣欣然应允,令人准备丰盛菜肴。

………………

日子一天天过着,李青的生活很有规律,上午怡情听曲儿,下午去东宫,晚上快活,有时去曹国公、梁国公府串串门儿,安逸且充实。

永乐大典的编撰进行的如火如荼,参与编撰的人员,从最初一百多人,逐渐涨到了近千,并且还在逐步增加;

有朝廷的官员,有民间的饱学之士,购买书籍、整理归纳、定稿……忙的不可开交。

见老和尚忙得脚不沾地,李青心里一下就平衡了,相比之下他舒服多了。

另一边,龙江船厂也取得重大成果,一艘艘堪比小航母的巨舰,先后完工,下水试航。

与此同时,大明的水师,也在积极演练。

朱棣对三宝很是放心,出海的一切事宜,全权交予三宝负责。

并升任三宝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并为其赐姓,朱棣本来欲赐国姓‘朱’,考虑到三宝是太监,改为‘郑’。

历史的巨轮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三宝摇身一变,从马和成了郑和。

(ps:三宝本名马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信仰佛教,姚广孝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九月份,临边小国见大明已经稳定,不会再有变动,便先后前来朝拜。

继朝.鲜之后,暹罗、琉球、日本(就不加符号),先后前来朝贡,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

国王、王子,都必须要经过大明册封,才具有法理效应。

大明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朱棣身为帝王,自然开心,大摆筵席,招待来使。

席上,美酒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尽显大明风华。

这些小国,有的从汉唐就开始跟汉人打交道了,深知汉人最注重礼仪,因此,在朝贡之物上,都下了血本。

礼多人不怪的道理,他们也懂。

酒席宴间,气氛很是热络,王子、使臣代表先后上前行礼、敬酒,朱棣来者不拒,十分爽快。

结束完一轮敬酒,朱棣朝李青笑道,“看着吧,用不了多少年,大明的藩属国将会数倍增长。”

李青一脸欣然,含笑点头:“皇上,开海在即,但海面并不算畅通,海上倭寇十分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