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世骁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一十七章欲速则不达(2 / 3)

作品:《一世骁雄

“而寿州淝水之战后,天气转暖,又连日大雨,三郎麾下的骑兵就在无用武之地,所以双方一路相持到庐州,吴逆惊惧而死,才迫降余部...三郎与我言说,薛巨鳞、刘台卿等人治军用兵都是当世一流之选,有名将之资。只是没有进身之阶罢了,如今这些人带着数千老卒,与红莲军合流,尚有汪汀山的水军,可以纵横巴山楚水,而官军铁骑在这里却难有用武之地,又不耐山林潮热,如今是夏季,一场疫病都能让朝廷大军难以招架...”

….“除此之外,红莲军是发于江湖,成于民间,此次起事之后,与吴逆叛军不同,从来不与官军争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纵横山林,到处都有教众接应,听说他们消息甚至比起朝廷大军来还要灵通...”

傅懋修闻言之后点了点头,傅淮川基本上是把目前朝廷平叛的不利处说的很透彻了。

与他所想的大差不差。

但父子二人这番言话,却只能关起门来说。

“那你可有平乱方略?”傅懋修继续问道。

傅淮川道:“有,但却不合时宜。”

“要多久?”

“最少两年。多则三年。”

傅懋修听完之后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大郎会说有方略,但不合时宜。并且断定这场动乱要持续很久。

不管是跟太子还是跟道君皇帝,说这场叛乱可能持续十年八载,但我的方略三年之内就能平定叛乱,这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甚至御史都了都得上书弹劾一本,按个“扰乱军心”“为贼张目”的罪名。

毕竟“庶人成浚”已经称帝了,朝廷必须从速剿灭的。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啊。

这时候说这场叛乱可能持续个十年八载,这不就是“扰乱军心”吗?

然而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做起事来,还是失之于急字。

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太子在内,所期盼,所筹划的都是在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内,平定叛乱。

现在上呈一份三年攻略,那就是在讨人嫌啊。因为朝野上下的共识就是要从速。最多是战事如果真像傅家父子预料的一般,到时候会有清议赞叹一声“料事如神”。

但眼下必定是会遭人白眼。

无论是傅懋修还是傅淮川,对于一个几年后才能收获的“料事如神”“算无遗策”这样的头衔和称赞都没有兴趣。

谋国之前,还是要先谋家、谋己。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到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有远见的人看问题,通常都能透过表现,直击事情的本质。

所以,能看清这一点的也不止傅家父子。

北去的船上,燕王府四郡主吴明达和张之逊站在船舱的轩窗之前,凭栏而坐,看着运河两岸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