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来的这殿君不是殿君(2 / 2)

作品:《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他掌握着大尚臣是重生人的秘密,就有可能说服大尚臣与之合作,不过他应当不敢告诉排大尚臣他的真实身份,应当,又会是嫁祸,企图一箭双雕。如果南次你在北汉发生意外,不管行凶者是谁,北汉朝廷都无法狡辩,把祸水东引,那时候姜泰无非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和大豫反目,干脆强扣神元殿君在京,把三皇子及我都作为人质,假意提出要求大豫交还姜漠,暂止干戈的主张,姜泰这么做,又会产生两个结果。陛下要么妥协,这势必不会,就连长平郑,为了营救三皇子,也会力主开战,因为只有两国交战,在胜负未分时,姜泰才不敢杀害人质,这样一来,陛下就会亲征。

不管陛下亲征会否还会发生前生时的变故,肯定都会授令司空北辰这太子监国,司空北辰手掌监国大权,他就掌握了主动。

姜泰还有第二个选择,就是打消强扣殿君的念头,妥协求和,采纳大尚臣的建议,将你遇害一事嫁祸给司空月乌,或者司空月狐,只要北汉有示弱的态度,愿意让殿君和三皇子归国,不管是卢公、崔琰,还是郑备,他们都会谏阻开战,只不过坚持向北汉索赔。”

事实就这么残酷,不是皇帝陛下不在意南次这个儿子的生死,而是战争关系到太多将士的生死,太多百姓的安危,北汉如果示弱妥协,甘愿割地赔偿,大利于大豫的社稷,皇帝陛下尽管满心悲恨,可别无选择。

“我们只能先除了司空北辰的爪牙。”瀛姝立下决断。

“可是死无对证,我们无法指证司空北辰。”

“他无非一只苟延残喘的鼠耗。”瀛姝的眼睛里甚至冒出了凶光:“他没有资格让你承担半点风险,以自己为饵,只为了拿实他的罪柄!”

“那,由我动手?”

“不必。”瀛姝冷笑:“玄瑛足矣。”

这件事不能让飞鹰部的谍间动手,瀛姝虽然具备直接调派飞鹰部的特权,但等回国后,当然必须向皇帝陛下禀明一切行动,司空北辰安插来北汉的必为心腹,就算拿他为活口,他也不可能招供,也不会有任何迹象证实此人和东宫有关。

指派飞鹰部在这节骨眼上进行暗杀,是有一件大行动,瀛姝必须解释为何要杀这么一个看上去完全无关要紧的人。

她无法解释。

她既不能让闻机开口说人话,更不能让皇帝陛下听信一个驯师的,本来就出于猜测的供辞,相信司空北辰通敌加害手足的罪行。

必须先下手为强,除掉司空北辰的爪牙,哪怕会让大尚臣起疑,可姜高帆不会相信一个死人,跟一个死人联盟。

“还有一件事。”南次道:“如今北汉的市井,无论贵庶都在议论建交之事,就在这两日,不知从哪里滋生的流言,说大豫虽然派遣了殿君为主使,看似有意与北汉建交,实辄真正的殿君并未出使北汉,父皇为了让北汉王相信殿君是殿君,才让我与三兄随使。”

“这倒是不出我意料。”瀛姝深吸了一口气,她不能再想司空北辰这个混账了,怒火有损理智,先得处理好眼下的大事,回国之后再还以司空北辰重击:“姜泰必然也知道,北赵不希望北汉和大豫建交,更不希望殿君留在北汉,成为北汉‘天命所归一统九州’的旗号,为了不让北赵借机先攻北汉,也为了达到他把殿君留下的目的,才故意散播这样的谣言,为的是迷惑北赵。

而事实上,北赵君臣,无一见过殿君真容,他们其实根本不在意殿君是否殿君,他们在意的是大豫是否承认殿君已入北汉,北汉王是否也承认殿君已入北汉。

前者北赵其实已经笃定了,后者,就需要我们逼得姜泰自己告诉他的国民,殿君的确出使北汉,今日国宴开始前,北汉的太后居然有意告之外命妇们,在她看来,殿君及我,已为北汉后宫嫔妃,皇后虽然转圜了几句,也有如废话,太后和皇后都不是蠢人,她们是在配合姜泰,这件事,稍安勿躁,我有把握运筹,先不必动用飞鹰部,司空月狐能把谍间安插进未央宫,以及使驿内部,他花耗了不少心血,虽然这次之后,有的人难免暴露,至少申九和谢掌柜,还是可以继续潜伏下去的。

能不用飞鹰部就不用,我们得以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收益。”

瀛姝想了一想,就笑了:“北汉京城里,生起了这么多的议论,我理所当然得出宫打听详情了,事不宜迟,后日我就要见到白媖和玄瑛!”

此日下昼,三皇子及南次是蹭在了暮鼓声响后,才出了未央宫的东华门。

北汉太后听闻了消息,接过皇后递上的一盏羊乳,喝了些许,轻哼一声:“东豫的国君,以为让两个皇子,一个女官使汉,就足以让天下人都相信神元殿君就是神元殿君了,哪怕来的真是轩氏女,只要我朝不承认,豫帝又能奈何?

今日我们这番配合,高氏看在眼里,也必然心疑轩氏女不是真的轩氏女,她把这话传回北赵,哪怕北赵的皇帝依然拿不准轩氏女的真伪,也不会轻易出兵挑衅了,毕竟,皇儿他根本就没打算跟东豫建交,皇儿使计,白赚了个轩氏女,东豫还敢声张他们根本就没让轩氏女使汉么?

这样一来,北赵皇帝会以为,世间再无轩氏女,根本就不会插手我们和东豫的纷争了。可轩氏女手里,势必拿着神宗一族传世的脂瑰,只要我朝觉得到了时机,随时都可以让天下人相信,留在我朝的,势必就是真正的神元殿君,那时候巴蜀已为我朝领土,从江州可直攻建康,攻灭了东豫,又有‘承运天命’的旗号,北赵诸部,还拿什么与我朝相争?”

“因此母后还得先容忍卫氏一时,她毕竟有一半汉族的血统,只有靠她,才有望获得轩氏王氏二女的信任,说服这两人,恃机偷换脂瑰宝玉,有利于陛下的大计。”

“她一个贱姓的奴户,我不至于真和她一般计较,不过我看皇儿是真的信任姜高帆,偏西平……她不过就是看了眼姜高帆的真容,就被迷得神魂颠倒了!姜高帆算什么东西?下贱的血脉,怎比得女婿英雄豪迈?真是气死我了,两兄妹都如此看重一介汉奴!”

皇后垂了下眼睑。

小姑的夫婿,虽然是羌贵,但已经四十好几了,好些个庶子都比小姑年长,成婚以来,小姑根本就不愿和夫婿同房,大尚臣未出现前,小姑就已经移情了多次,甚至还遣婢女悄悄给夫婿下了毒,也不知是婢女用了假药,还是妹夫确实健壮,总之毒药没起到效果,从前文太妃不顾小姑的幸福就罢了,人家也不是小姑的亲娘,但母后是小姑的亲娘,现在连陛下都有意撮合小姑改嫁大尚臣了,母后却一直不松口。

她为了劝阻小姑弑杀亲夫,可真是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