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长江水战(3 / 4)

作品:《汉明

这种劣势,是因明末朝廷对火炮发展进程的误判所造成的。

他们追求了火炮射击速度,以至于后来从欧洲引进新式火炮,都趋向于速射炮。

众所周知,以当时的技术只能制造滑膛炮,而滑膛炮先天就存在气密封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只能靠炮管粗、长,及装填药量够多去弥补,而一旦追求速炮,正好与这个原理相悖,可想而知,大明的火炮发展由此走入了岐路。

而清廷却正因此大力发展、改良红衣大炮,从而后来者居上,竟在火炮数量和质量上超过了明朝,占据了战略主动。

所以,此次八旗军前来增援,携带的红衣大炮竟达三十多门,加上原本大明在长江沿岸各镇的岸防炮,如果单纯从火炮威力上而言,王之仁水师那就不是个。

正常的红衣大炮的长度在一丈(3米)左右,口径从四至五英寸(110到130毫米)之间,重量大多数在二千斤上下,射程在五到八里之间。

经过清廷多年的改良,清廷所量产的红衣大炮,口径更大,射程可达到六至十里。

这样的优劣势,足以让清军控制住长江一侧。

幸好清军没有善战的水师,否则,王之仁水师恐怕根本不可能将这场水战,打成平分秋色。

经过这场耗时三天的水战,双方都明白一时难解相持的态势,开始陷入僵持。

吴争在得知战况之后,迅速召集手下将领商议,同时请来了兴国公王之仁。

在通济门临时行辕,吴争虽然有些率性,但还没有狂妄到住进宫城。

议事大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