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此去,愿天佑我楚国(2 / 3)

作品:《长生:我当了千年捕头

“我已无为官之心,想要在这山脚开一私塾,教书育人。”

张居闲摇头,他对官场已经失望了,当今官场奸臣当道,还不如在这乡野之地教书育人。

“先生自便。”

年轻道长没有阻拦,亲自将张居闲给送下山。

半年后。

张居闲在武夷山脚建造起来了一间私塾。

说是私塾,其实也就是数个茅屋搭建的,张居闲特意还找了年轻道长,让他给私塾提名。

若无道长赠书之恩,岂有这私塾之日。

年轻道长也没推迟,挥毫写下四字: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第一年,来上学的孩子只有十二位,年纪最大者已经十岁,年纪最小者不过三岁。

然而张居闲丝毫不在意,认真教导,可即便如此,两年之后依然有三位学生离去,最终只剩下了九位。

道观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十年后,武夷渡所属的蓝田县百姓被一道消息震惊到了。

蓝田县本次县试,九位高中考生出自一个村子。

一时之间武夷山脚下的赵家村在整个蓝田县出名了,三顾茅庐也在蓝田县读书人心中成为了一处圣地。

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前来邀请张居闲教导他们孩子,但无论这些人开出多少束脩都被张居闲拒绝了。

这些达官贵人退而求其次,便是将自己孩子送到三顾茅庐来入学。

偏僻的赵家村,也第一次迎来了马车络绎不绝的场景,三顾茅庐门外,每日都有马车来回接送小孩。

原来的三间茅屋也是扩建到了十间,张居闲的学生数量达到了五十位。

山上道观,年轻道长手一扬,在他面前有着道道青烟,这些青烟很快没入他的体内。

“读书之魂,文人之道吗?”

……

……

七年后,张居闲最早的九位弟子科举高中入朝为官。

张居闲也是迈入了五十知天命之年,除了教书育人之外,闲来无事便是上道观和年轻道长喝酒聊天。

武夷山陡峭,但张居闲每次上山却丝毫不累,张居闲偶尔好奇谈起,年轻道长也只是微微一笑。

三年后。

有数封书信从遥远的京城传来,张居闲收到信后,把自己关在书房沉默不言。

很快,武夷渡的百姓们也听到了消息。

邻国侵犯边疆,二十万大军压境,边疆三城将士拼死抵抗,城破之日,邻国将军下令屠城七日,三城百姓被屠戮殆尽。

这是百姓们得知的消息,而张居闲从弟子传回的书信中知道的更详细。

敌军冒犯,奸相为了私欲,阻止派兵增援三城。

三城被破,七日屠城,消息传回京城,朝堂震怒,奸相被打入天牢,权倾朝野三十年的奸相终于下台,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然而武国大军入侵已是事实,失去了边境三城,楚国便是无险可守。

张居闲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的原因,他的三位弟子都准备前往边疆。

忠君报国。

这是他传授给这些弟子们的思想。

“弟子虽手无缚鸡之力,也要上场杀敌,若让敌寇铁骑踏入,山河破裂,百姓遭殃。”

次日,张居闲回信,寥寥两字:“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