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现实主义小说冲击波(3 / 5)

作品:《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不过大家讨论还是很热烈的,会场里也没有设置主席台,大家围着一圈圆桌,各抒己见。

作为这次讨论会主持人的赵本夫指出:“进入九十年代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农民工进城、国企改革、工人下岗.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及其面临的问题与冲突,社会各个角落的腐败现象,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作家去关注,要具有忧患意、时代意识.写出能真正反映现实的作品。

赵本夫讲着,方明华认真听着,他现在已经知道赵本夫指的的是什么。

在没来到这时代之前,方明华在大学里学过《中国文学当代史》,知道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文坛上又流行一种文学作品类型:新现实主义。

这些作品有个共同特点把视点移向普通工人、农民以及城镇居民等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以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快速分层时期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为主要叙述线索,具有浓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冲击了当时的文坛。

后来人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

代表作品有谈歌《大厂》《车间》《天下荒年》何申《信访办主任》关仁山《大雪无乡》《九月还乡》周梅森《绝对权力》陆天明《苍天在上》等等,当然这些都没问世。

而现在,正处于这股“冲击波”的前夜。而方明华写的《钢的琴》无疑是黎明前夕那颗启明星。

作为此类作品的先行者时任天津作协主席的蒋子龙首先发言,讲了十年前他创作的《乔厂长上任记》创作过程。

张洁也即席发言,讲了自己获得茅奖作品《沉重的翅膀》,并且特意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