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称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75章 挖墙脚(2 / 3)

作品:《明末称雄

虽然他们也曾几次受挫,在这个帝国的沿海取得港口商站的计划最终都失败,甚至还曾经在这个帝国的官军和海盗手里吃过亏,但那不过是他们凭仗着人多搞围攻,甚至使诡计用火攻船。

事实上,荷兰人从来都认为,明人的船很落后,船小,炮少。他们在东印度的盖伦战舰,随便出动一艘都能足以挑战上百艘的明船。就连他们的商船,都能完全压制明国的战船。

他们从没有想过,短短的三年时间,那个取代了明帝国的汉帝国,居然已经后来居上,把造船业发展的这么迅速,甚至已经把他们给挤下去了。

汉人造船业发展的这么快,荷兰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些该死的东方人,他们完全就是在窃夺他们的技术。

这个拥有百倍荷兰人口的东方帝国,用极其卑鄙的手段,高薪从荷兰招募了无数的造船工人,甚至是造船设计师去东方。一开始,他们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些汉人开始只是从在台湾、葡萄牙等地俘虏的一些欧洲人中,将那些懂些造船修船的欧洲人,送去他们的造船厂,然后又从东印度各国殖民地中,招募了不少船匠。

他们仿欧洲的造船厂,建造了全新的造船厂,不再制造那些极小的容克船,而是一开始就上来建造欧洲的盖伦船、弗鲁特商船等船。

从东印度各地重金招募走了无数的工匠后,他们还将黑手伸到了欧洲。一边让那些在汉帝国的欧洲人去信回欧洲招募工匠,一面又重金委托许多在东印度的欧洲商船,在返回欧洲时帮他们招募工匠。

到了后来,他们甚至干脆直接派人开着船跑到欧洲来招人了。

这些汉帝国的人给那些工匠开出了无比诱人的薪水,甚至一旦招募,还会帮他们把全家都移民去东方。

整个造船产业里,从设计师到那些工匠,几乎就没有他们遗漏的,而且他们的招募还是没有数量限制的,有多少他们就招多少。

随着最初到达汉帝国的工匠们寄回欧洲的信里描绘的美好景象,于是后面的招募越来越顺利,无数的匠人开始主动的应招,甚至有些人自己想办法坐船去东方。

庞大的荷兰造船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有些造船厂,一夜之间,走了几十个工匠。甚至有的造船厂,干脆连船厂老板都扔下了厂,带着所有的工匠一起接受招募去了东方。

那些汉帝国的王八蛋,他们不但招人,甚至干脆买造船厂,把整个船厂带工人一起运往东方。

来自荷兰和欧洲等各国的大量设计师和工匠,再加上东方汉帝国那原本就很宠大的船舶制造产业的基础,两相结合后,产生的巨大效应让如今的荷兰人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