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演一场大戏(1 / 3)

作品:《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我只是想好好建设幽州,建设边城,再灭个倭国,谋个高丽,覆个新罗,怎么就那么难呢?

你朝廷不给我军资也就算了,我就求你们别拖后腿,太子和吴王你爱咋斗咋斗,之前我都当戏文听着。

这次让莫修谨去掺和麻城的水患,也是因为麻城离光州实在太近了,我的家,凌王的封地,不能乱啊!

我在幽州这么多年,除了往长安送礼,就没掺和过别的事。

好吧,你要说我把陈国公的世子,太子的表弟拐到幽州来了。

那是陈星耀他自个要来的啊!你要觉得这一点我做得过分了,我现在就把陈星耀赶走!

沈冬素左思右想,也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遭皇帝忌惮,遭朝廷猜忌了。

呵,别说皇帝是真心想看看龙凤胎,想接她们娘仨个到长安,一起迎接凌墨萧凯旋。

这话别说是现在的沈冬素,就算是原主那个单纯的傻姑娘,都不会信!

皇上要真为她娘儿仨个好,就该早早给孩子赐名,上皇家玉碟,赐郡王和郡主的封号。

甚至会帮幽州打掩护,更不会招凌墨萧回长安!

沈冬素越想,越觉得皇帝才是最腹黑,帝王心术玩得最强的人。

太子和吴王,都是他手上的小棋子。当然,凌墨萧和她也是棋子之一。

但某种程度上,她又能理解皇上的不容易,皇上想打压士族,消灭门阀阶级,重用寒门子弟。

这是一个比她对付高丽,还要漫长的大计划,这其中要牺牲一些人,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理解归理解,你要牺牲我,甚至威胁到我的孩子,那我是绝对不允许的!

沈冬素唯一担心的就是凌墨萧,他对皇上还是很敬重的,万一他愚孝怎么办?

万一他太重视父子情,相信皇上不会害他怎么办?

这个问题还真是无解,虽然咱自成亲以来,都没有婆媳矛盾,省了不少心。

但这跟公公有矛盾,也很考验老公的。

她轻轻地掀开纱帐,看着熟睡的大宝和小宝,她算是明白什么叫为母则刚了。

以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光明正大地行医,再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医馆,能收几个女徒弟,传播医术。

而现在,她觉得谁要威胁到她孩子的安全,管你是天王老子,老娘也要跟你干到底!

庞先生很快就有了详细的计划,陈星耀先将黄钦差牵扯在幽州城中,成日领着他到处闲逛。

当然,是以打探幽州真实情况为由。

期间沈冬素接见了他两次,每一次黄钦差都是在催王妃赶紧带着公子小姐起程。

沈冬素一副她也心急回长安的态度,一再抱怨幽州冬天太冷,正好带孩子回长安过冬。

只是秋收在即,秋粮税是幽州最重要的税收,她若走了,怕生事变,必得等收完秋粮税之后再出发。

想到秋收之后最多也就耽误到九月,年前还是能赶回长安的。

黄钦差也怕催急了惹王妃生气,便忍着没再催。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八月初竟然下了一场小雪,幽州人见怪不怪,第一次来北境的黄钦差的大惊。

“八月飞雪?”

陈星耀笑道:“正常,北境就是这样,一夜从初秋渡到深冬。黄大人御寒的衣物带足了吗?若没有,赶紧到店里买几身。”

黄大人心急道:“这雪一下,若路面结了冰,王妃还怎么赶路?”

“放心,能赶路,便是大雪封了路,一样能走,放心哈!”

不知为何,黄大人总觉得陈星耀这话一点也不靠谱,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不靠谱。

你可是太子的亲舅舅的儿子,打出生就是太子党,怎么现在留在幽州不愿意走,被世人认定为凌王党,你也不解释。

这人要么大智若愚,故意为之,想潜伏幽州做太子的探子。

要么就是……没脑子。

目前来看,黄大人还猜测不出来他是哪种,感觉两种都像。

中秋节那天,沈冬素请黄大人、庞先生等重要官员,到凌王府一起过节。

席上黄大人多喝了几杯,白白胖胖的脸上,喝了酒之后,红的像个大桃子。

又开始催凌王妃启程,甚至阴阳怪气地道,王妃一再推迟回长安的日子,是不是不想回去?

庞先生替沈冬素回答:“怎么可能?王妃早就在交待各项大事,就准备秋粮税一收,便和黄大人一起启程。”

唱双簧的来了,负责粮税的牛大人一拍大腿道:“说到秋粮税,基地那边还没派人核实呢!”

沈冬素急道:“那得赶紧了,今年基地可开垦了不少田地,军屯地也翻了数倍,可得多派些人过去核查。”

陈星耀在桌子下面用手指捅黄大人的腰,朝他挤眉弄眼,黄大人心领神会,借口更衣,和陈星耀前后离席。

待到净室,黄大人才急问:“陈大人有何高见?”

实在是陈星耀的身份太具迷惑性,凡是从长安来的人,比起幽州别的官员,肯定是更相信陈星耀的。

陈星耀小声道:“你知道那基地是什么所在吗?”

黄大人不解:“不就是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才兴建的沿海边镇?”

陈星耀故意引诱他:“那只是表象!你可听说过幽州火雷?”

“略有耳闻,说是墨门做出来的新武器,是守城利器。”黄大人忙道。

陈星耀暗中撇撇嘴,瞧,自大的长安人啊,从上到下都是这么自大!

明个王妃把战车开到长安城门口,你们该不会以为这是什么花里胡哨的新式马车吧?

即便有王妃故意隐瞒,但凡太子或吴王留个心眼,真派人调查鞑子来袭那一战,也会查到火药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