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永夜(2 / 4)

作品:《在古代做个小县官

不管他们是闲话议论、还是言语讨伐,哪怕朝我们丢下来的是利刃,我们也只能凭自己的血肉之躯接着。”

卫方耘感叹道:“真难呐长青,眼看他们官官相护、功劳加身,这其中的苦果要谁咽下?

我可以不说,可以当没看到,可来日事发,我如何能洗的干净?”

孟长青的表情逐渐严肃,卫方耘看向窗外继续道:“但要我揭发,我也实在没有这个能力。不是我胆小怕事畏惧强权,是哪怕我站在宫墙之外喊破喉咙,也没有半点用。”

“叔父所指……可是杨门县剿匪一事?”孟长青试探问道。

“你果然聪明,一点就能猜到。”

“实不相瞒,我离开北山县时,之所以把家人安置在凉州府,就是担心杨门县会生变。

嘴上剿匪喊了多久,可实际总没有成效,我就猜到里头不止劫匪的事。当时越来越逼近清缴匪徒的最后时限,担心劫匪们会有暴动,以至波动到北山县,所以我才将家人转移。”

卫方耘道:“半月前,我多次询问茅春芳剿匪进展如何,他言语之中多有遮掩,那时我还猜想,他或许收了燕人的好处,准备里应外合打开关口。

我暗中命令两营,一定要保持警惕,守好最北端的城墙。

谁料,他比我预想的还要有本事。竟跟朝中三品大员勾结,表面抹平了这件事。”

“叔父知道那人是谁?”

卫方耘看着孟长青摇头叹道:“告诉你也没有用。我不是没有想过,让你把消息直接送到御前。但皇上再如何偏心你,也不会因为毫无证据的指控,就动他正得用的臣子。

皇上不信还好,一旦信了派人查问,我们才是大祸临头。”

孟长青站起来,扶着卫方耘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叔父不明说,我也该猜到那人是谁。正是经手此事之人,才有权利将其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