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王翦惊!启奏大王,渭城大捷!(2 / 4)

作品:《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颍川无危了。”

“此战之后,赵封当再进一步了。”李腾感慨的说道。

相比于赵封,他是真的觉得自愧不如。

“是啊。”

“此战之后,我大秦最年轻的副将要变成最年轻的主将了。”蒙毅也是感慨一笑。

“郡守。”

“当日我提起的那事,不知是否上奏了?”李腾有些忐忑的问道。

“吾已经替伱上奏大王了,至于今后你如何调动就看大王之意了。”蒙毅说道。

“有劳郡守。”李腾立刻道谢。

赵国战场。

曲阳城。

已经变成了一片战火焦土之景。

整个曲阳城内不知洒落了多少弓箭,不知道轰下了多少的滚石。

但是在廉颇的防守下,曲阳城承受了王翦亲统大军的连日猛攻,根本没有被破的迹象。

城楼之上。

廉颇一身战甲,平静的看着退去的秦军。

“第几次进攻了?”廉颇平静问道。

“回上将军,已经是第十次进攻了。”

“但每一次进攻王翦都未曾付出多少代价,而是以其秦军之利,以弓箭放射我城邑。”

“从如今来看,他似乎根本不打算强攻破城。”

廉颇麾下副将恭敬回道。

“王翦已经不仅仅是当初白起麾下的一个副将了,而是秦国盛名之下的上将军。”

“他知老夫擅于防守,更知驱兵强攻必大损。”

“故而连续以弓箭放射,击我军士气,杀我军将士。”

“这连日来的放箭,我军虽说没有正面交锋那般损亡,但终究也是被乱箭射杀了不少。”廉颇缓缓开口道。

“王翦聚于城前而不攻,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如今对于秦国而言,我大赵是最虚弱的时候,镇守之兵不过十万,一旦大王自燕国撤兵,三十万大军归来,秦国可就没有机会了。”副将十分不解的道。

“很显然。”

“王翦的目标并非破我曲阳,而是下曲阳。”廉颇叹了一口气。

“他们要进攻下曲阳?”副将眉头一皱。

“曲阳与下曲阳相连,后者若失,曲阳粮道将被断,最终我城中这六万大军也将成为瓮中之鳖,除了撤兵以外别无他法。”

“这就是王翦围而不攻的目的。”廉颇说道。

“上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

“难不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下曲阳只有不到四万兵力,如何守得住啊?”副将顿时担忧了起来。

“从始至终,老夫就知道守不住。”

“但为了大赵,不得不守。”

“想要解我大赵之危局,唯有大王下诏从燕国将大军调回来。”

“老夫在此,便是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廉颇语气充满了无奈。

在兵力上,他本就是弱于秦国。

两面防守,不可能守得住的。

听到廉颇的话。

身边的副将也是一脸的苦涩。

“大王一直对上将军猜忌太甚,哪怕到了现在,大王仍然对上将军过于防备。”

“而上将军对大赵却是一片忠诚之心。”副将为廉颇鸣不平的说道。

“老夫深受大赵天恩,之所以还活着就是为了守护大赵。”

“大王对老夫有猜忌,那是大王的事,老夫也只能尽自己的全力了。”廉颇淡淡一笑,并没有多想什么。

见到了廉颇如此说。

副将也只能压住了心底对赵偃的不满,不敢再多言。

这时。

廉颇开口问道:“下一批粮草辎重运来了没有?”

“回上将军。”

“粮草辎重调拨之事都是郭开在负责,每一次运送来的粮草只够我十万大军半月之用,如今所剩也只有几日之用了,但那些粮草还未曾来到。”副将有些无奈的说道。

“郭开。”

“奸诈小人矣。”

“都到了如此地步,竟然还敢拖延粮草运送。”廉颇也是怒斥道。

对于郭开,他一直都是看不上的,一直以来都是颇为针对郭开,也正是如此,让郭开对廉颇也充满了愤恨。

“上将军。”

“他只是拖延,并未断绝。”

“显然他也担心因为粮草之事而影响防守,那样大王必会重责。”

“也正是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参奏郭开。”副将苦恼的说道。

“好了。”

“还是继续催促吧。”

“粮草绝不可断,当然,也要严加警告。”

“如果因为粮草之事影响我军防守,老夫必亲自面王,弹劾郭开。”廉颇沉声道。

“末将领命。”副将当即应道。

“也不知道如今的韩地是一个怎样的战况。”

“如若信陵君能够率军攻破韩地,必可让秦军产生波澜,老夫也可有更多的时间了。”廉颇带着几分期待的想到。

“信陵君与上将军皆是闻名天下的战将,对付一个秦国小将镇守的边城,轻而易举可破城。”副将带着一种吹捧而自信的语气道。

“但愿如此吧。”

廉颇点了点头,而目光带着一种沉思:“秦将赵封,出自秦国后勤军,自入秦国主战营后,无败绩,不知道此子究竟能力如何?”

而在廉颇正前方的蓝田军营。

“上将军。”

“刚刚收到了王贲将军的军报。”

“时机已到,明日便会对下曲阳发动进攻。”杨端和恭敬对着王翦禀告道。

“告诉王贲。”

“全力攻之,下曲阳一破,此间你就立刻动兵进攻曲阳。”

“只待廉颇撤军,一路追击。”

“不可让他再形成防御之势。”王翦沉声道。

“末将领命。”杨端和立刻回道。

“廉颇善于防守,但终究兵力不足,正面进攻无异于白白葬送锐士性命,此间本将拖住廉颇,让王贲进而取下曲阳。”

“廉颇纵然明白,他也无计可施。”王翦淡笑着。

曾几何时。

他早就研究了该如何对付廉颇,无他,扬长避短。

这就是胜廉颇的根本。

“廉颇老矣,遇上了上将军也算是他最终的一战了。”杨端和笑道。

“也不知道颍川的战况如何了。”

王翦忽然开口道。

相比于自己在赵国的攻伐自信,游刃有余。

王翦更为担心的就是颍川。

一旦颍川失守,那就是功不抵过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报。”

“渭城传来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