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差役酒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35章 喜提可供八万人居住的新家(2 / 2)

作品:《寒门差役酒白

“天亮后,就差不多能到给大家住的地方了。”

许元胜看了一眼,走在了这里,已经有瞭望塔矗立着了,上面燃烧起的火把,在夜色中摇曳。

离钱江县越近,官道修葺也更平整,瞭望塔也愈多。

大县的潜在影响,还是很大的。

很快许元胜的话,传遍了队伍里。

“快到新家了。”

“大家加把劲了。”

“我们村子先走一步了。”

……

“追上去。”

“看大家谁走得快。”

……

“队伍不要散了,不要乱跑。”

“跟着队伍走。”

“沿着官道,不要朝着两边走,越往前走,瞭望塔越多,上面驻守着兵士的,小心把你们当山匪给抓了。”

一道道声音响彻在队伍里。

一扫疲惫之色,哪怕是坐在驴车上的孩子和老人,也想下来走动几步了。

这一夜很快过去。

天色渐渐亮后,大家就看到了这边的土地好平坦,大片的良田,远处的村落也是一排排的,规模很大。

特别是远处有一座巨大的城池,正是钱江县城。

此刻官道一端,站着官员和差役们。

正是蔡远礼带着人来了。

“卑职见过大人。”蔡远礼恭敬道。

“蔡兄,不必客气。”许元胜下了马,笑着道。

“终于盼到大人来了。”蔡远礼笑着道。

稍后!

“这位就是杜兄吧。”

“那里就是钱江县为福广县的民众准备的住处,你看看可喜。”

蔡远礼对着杜有道笑着道,伸手指向了不远处的一排排的住处,几乎横亘了十几里远。

是按照村子的规格建的。

“蔡兄,太感谢了。”杜有道感激道,这一排排住处,哪怕没有近距离看,只是看规格,就比过去福广县的村外好太多了。

“要感谢还是感谢咱们府丞大人。”

“为了建设这些住处。”

“我们钱江县开挖了上百座土窑,日夜不停的烧制青砖。”

“更的调动了钱江县,缙云县和天泽县城内外的大批民众,只是银子就撒出去了十多万两,堪堪才在一个多月建出了这些住处。”

“或许还不够。”

“不过正在建,也就这几日了。”

蔡远礼笑着道。

“感谢大人。”杜有道看向许元胜,再次躬身行礼。

“行了,按照之前的划分,把各个村的村长,里长和甲首们,都集合起来,开始商讨怎么划分住处吧。”

许元胜呵呵一笑。

“这是地图,都标注好了,住处的数目。”

“杜兄可做参考。”

“另外钱江县城内,也扩建了一批房屋,可低价供应给一些商户和富户,城内面积有限,还请杜兄体量。”

蔡远礼准备的很充沛,竟然还让人描绘出了地图。

“蔡兄有心了。”

“至于城内房屋,肯定是要花银子购置的,这是理所应当。”

杜有道感激道。

许元胜颔首一笑,蔡远礼果然老成,若能和杜有道好好配合,钱江县未来可期。

那边杜有道,朱雷和郑光这三位原福广县的主官,开始喊来了福广县城外各个村的村长,里长和甲首们。

先把城外村子安置好。

稍后会根据需求,会再安置原福广县城内的一些普通民众。

至于商户们和一些富裕的民众,肯定是送进城的。

对于城外这些新建的住处,原则上就是,依村民为主,部分原城内普通民众为辅,其余一律进城谋生路,因为其余的人,多数都是颇有家底,又没有耕种能力。

他们也期许进城发展。

都是早就谈妥的了。

大概用了半个时辰。

就在地图上划分好了每个村的住处。

很快各个村的村长,里长和甲首们,纷纷领着自己村的人离开官道,前往了那些新的家园。

等都选择好了之后。

许元胜也带着人去了一处新的村落。

房屋不大,多数是三间房足够使用,院落也用青砖堆砌好了。

若是人口多的,可以自行购置一些砖瓦,在院子里再加盖一间,面积也留出来了。

在村子外还有大片的田地,已经略微开垦出来。

蔡远礼确实做得很到位。

许元胜又走了几个村子,这么快的时间能建成这样,不错了。

看的出来原福广县的村民,都很喜欢。

稍后又领着大概上万人进了城。

这上万人要在城内自求发展,唯一能提供的就是一处相对便宜的住处,虽然位于钱江县城北区的欠贫困区。

但这个欠贫困,也比福广县当年富裕多了。

那上万人也很满意。

进了城之后。

蔡远礼为许元胜准备好了住处,是原赵家所在的府邸。

许元胜洗过澡,吃过饭。

就直接去了钱江县衙门里。

“见过大人。”蔡远礼和霍山上前迎接,还有钱江县的县丞是府衙任命的一个叫邓华的中年男子。

“免礼。”许元胜摆了摆手。

随后直接去了议事厅内。

过了没多久,杜有道,朱雷和郑光也一并过来了。

“两县衙门的人都到齐了。”

“那就直接说正事。”

许元胜直言道。

在场的六位主官立即坐直了身子,齐齐看向上首位置的许元胜。

两县合并,并非一件小事。

整整过二十万的人口,超过寻常三县的人口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