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没有,那个大的今年十四岁,马上到说亲的时候了,老二十一岁,再晚两年,老三才七岁。”

几个媳妇婆子叽叽咕咕,眼睛不时地往白家三兄弟这边瞟,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大的年龄合适,就是长得一副憨样,还黑。”一个媳妇子点评道。

“老二长得不错,一看就是个伶俐样,以后少不得有出息。”

“有啥出息?老大老二读书都不行,我看他家老三最好,长相周正,一股书生气,听说在庄子上读书呢,夫子都夸,以后说不定也是个秀才、举人呢。”

“你家闺女都十六了,配人家七岁小孩?”

几个媳妇哈哈笑起来。

大牛几人也发现有些媳妇、姑娘往他们这边瞧,不由自主地都站直了身子。他们旁边也站着不少少年,比如张周氏家的张丰收,张香丫的哥哥张大强,如今也十三四岁了。

这些平日里下地劳作的少年,此时跟白家穿着新衣服、戴着玉佩的三兄弟一比,都被比了下去,看着三兄弟一身的排面,都有些心动起来。

拜堂刚一结束,就有人找大牛打听,这一身的行头要多少钱?

大牛咧咧嘴,他不知道,二狗凑了过来,顺势推销起来自己的玉佩:“人靠衣装马靠鞍,你看胡家大小姐为啥非白玉成不嫁?”

那十六岁的少年懵懵懂懂:“因为人家是秀才公?”

“一语中的!”二狗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