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暖雪的爹娘又催问:

“我可听说人白家上门说亲的不少,这算是定下来了吗?光给个镯子不能作数,得赶紧纳礼下聘才行啊。”

鲍婶子自信满满道:“爹,娘,你们放心,咱们暖雪生得好,一见面就将那白家小子迷住了。人家要是不诚心定下,能给暖雪这么个大金镯子?这是年下,诸事不方便,年一过完,就让暖雪过去瞧瞧,我就说暖雪年纪大了,也想早点过去帮帮婆婆,人家能不答应吗?”

鲍老爹道:“最好正月里就嫁过去,免得夜长梦多。”

鲍暖雪不乐意了,“爹,你就这么想我嫁走啊?”

她娘说:“哎呦我的乖乖,你碰上这样好亲事,还不赶紧定下?好在咱们村和他们村离得远,人不知道你的事,要不然人家哪会愿意?”

鲍暖雪刚才神采飞扬的脸色立即就暗淡下来,家里人也不说话了,雪夜静悄悄,偶有灯花爆开的声音。

“我怎么了?我不缺胳膊不缺腿,模样也出色,样样拿得出手。我的命我说了算,我说这事能成就能成,谁敢说三道四的,我放火烧了他的窝!”

鲍婶子说话缓和气氛:“爹娘放心,他们家已经派人来打听过了,都叫我想办法支摆走了,没打听到什么,咱们家的事情,村里人真知道的也少呢。”

鲍老爹抽着烟锅袋不说话,烟锅袋一明一暗,又听鲍暖雪缓和了语气说:

“爹,娘,哥,嫂子,你们且等着,我嫁过去之后,咱们家就会越过越好。”

*

咯吱咯吱,何大人坐了马车去了川岱府首县。

川岱府首县即为平源县,县上有县衙,也有府衙。此时府衙之中,何大人并其他几位县令大人正在静静等候知府大人会面。

知府程大人刚从省府那边回来,憋了一肚子气,见到几位下属就没好脸色:

“今年咱们又垫底了呀!”

何大人几人面面相觑:这要是不垫底才奇怪呢。

六个县,除了平源县产粮较多,每年努努力上缴三万多担粮食,混了个中县,其他五个县,包括青云县,每年上缴粮食不过一两万多担,都是下县,六个县加起来不到十万担。

“你们这几个,怎的不思进取,害得本官年年在省府受气!”知府大人端了杯热茶喝,烫得又给吐了出来,几个人大眼瞪小眼。

接下来就要开始训话了,有能耐的县就开始给自己开脱。

平源县县令梁大人道:“大人,我们平源县可是竭尽全力了,全县几乎能种的地都种了,再往上加码,老百姓留的粮种都要上交了。”

知府又看向宝山县县令,对方赶紧道:“大人,我们县多是山区,粮食是种不了多少的,倒是可以多卖点皮毛。”

知府又看向湖泉县县令,对方两手一拍:“大人!今年天公不作美,雨全下到别的县去了,我们湖泉县的水都要干了,粮食自然减产。”

知府又看向广宾县、乡麻县县令这两位,算了,这两个县都是出了名的贫困县,粮食自己都不够吃的,不提也罢,知府劈头盖脸地骂了他们一顿。

轮到青云县了,知府大人正要开骂,何大人先下嘴为强,抢先说道:

“禀大人,下官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