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半夜借东西(2 / 3)

作品:《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我只是一个闲散之人,住在前面离这里不远的河边。

多谢老伯相救,张仪有礼了,张仪感觉刚才喝下的水清香异常,而且立刻精神恢复了。

张仪仔细打量了一下老伯的样貌,虽然身着粗布衣衫,面容和善,但是也不怒自威的气势,虽然是头戴斗笠,看上去象是蜀地的一个普通渔樵之夫,但是自带的神仙风骨之气,让人不敢直视。

你可在此处先找个客栈休息一下,明日来河边找我,或者我可以带你去想要去的地方。

张仪听了,心里不禁一惊,这老伯怎么知我来此处的用意?此事除了师傅,只有我和秦王知道。虽然心里疑虑颇多,但是张仪也看出这老人家绝非等闲之辈,不敢多问,忙行礼道谢。多谢老伯指点,明日张仪一早前往拜会求教。

老人家说完已转身飘然而去,留下张仪自顾在那傻傻的不知所以然。

愣了片刻之后,一阵饭食的香味儿随风飘来,张仪忽然又想起方才梦幻中闻到的火锅香味儿,心想此地饭食香味儿如此之熟悉,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开始是以为饥饿之时出现了幻觉,张仪又确认了一下,这个味道还真是有,看来不是幻觉了。

顺着香味儿,张仪一路找来,见前面有一个竹楼,挂着酒旗,原来是一家酒肆。饥饿加上香味儿的诱惑,张仪快步走到近前,并进得店内。

酒楼内,竹制的桌子数张,内有客人正在吃饭,张仪自进到屋内,就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见桌前吃饭的客人面前都架着一个陶罐,内有汤汁和菜肉在翻滚,下面有炭火直接烧煮着,客人直接在锅内夹食就着蘸水吃,一个个吃的大汗淋漓,好不痛快。

这位公子请问您要吃点什么?张仪正咽着口水看着食客们在那吃得美味,身后传来一声女子的问候,回过头来,见是一个中年的端庄妇人在问他话。

看来自是店家了。这些客人吃的这是什么食物,如此吃法,看上去应该味道不错,给我也来一份,再来一壶本地的好酒。

点起餐来起来底气十足的张仪,此时早已不是当年在公输慧那里骗吃喝时候的穷书生。临行前,秦王给他备下了足够的盘缠。此行乃出公差,行走天下,为家国为王上效命总是要有些物质基础才好办事。

公子看上去是外地来的吧,这种吃法叫汤锅,就是先用茱萸等调料熬制出鲜辣的汤汁,客人吃的时候,直接把切好的肉片和菜等生食放入锅中片刻即可夹出,就着蘸水即可享用,新鲜而又美味。

这可是只有在蜀地才能吃到的特殊吃法哦,那妇人微笑着对张仪介绍着。

另外请问公子,是不是能吃辣,本地这汤锅是要看客人的习惯,给您调好轻重不等的辣味。

甚好、甚好啊,微辣即可。

等这吃食上来,张仪吃的是个风卷残云,狼吞虎咽。在中原之地,并无此吃法,新鲜的食材放入翻滚的汤汁内,片刻即熟,夹出来就着自制的酱料,鲜香麻辣,吃的那叫一个爽,在这酷热的潮湿之地,一顿热辣的汤锅吃起来,大汗淋漓,顿感神清气爽,疲惫和闷热的感觉消失殆尽,这对一个初到蜀地的中原人来说,可是眼界大开,食欲大增。

吃的酒足饭饱,张仪叫来老板娘结帐。敢问这位大姐,请问可是蜀地之人?不知如何称呼?

民女姓陶,虽居蜀地,但乃是夜郎国人,因自小无父母,兵荒马乱,随流民逃难至此,在此已生活多年。

哦,此种汤锅吃法难道是来自夜郎国?

公子不知,此种吃法是民女到蜀地后,多年劳作生活中自创。初到蜀地时以制陶器为生,因每日劳作繁忙,除了睡觉,有时甚至于无暇吃饭,所以就会闲时用陶罐架在火上烧煮汤水,有空就用生肉和菜直接煮着吃。一来二去传开来,邻里都说好吃,劝我开一间酒肆。我便将平日里熬煮汤水的方法又加入茱萸,用辛辣之气抵御本地的潮湿之气。此种配方,令食客胃口大开,至此宾客盈门,且此吃法很快传遍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