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沈冬素认同,这个消息让她心情大好,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失联一天就能报警。

远征军队一年半载没有消息传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她甚至想派一队人马,往这个商人说的地方去看一看,但很快就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打消。

凌墨萧的移动的速度非常快,等她派的人跑去,凌墨萧的军队早就离开了。

既然连西域商人都能跑到幽州,她觉得可以试一下重启丝绸之路。不过不是从长安走,而是从幽州出发。

反正试试又不需要成本,就让这支西域商队做试验品,如果商路打通,那幽州的商业将会更发达。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之前往各州修路,各州士族总是想方设法阻挡。

而现在他们竟然主动,按幽州的标准修官道,幽州这边还没修完,有两州已经率先修完了。

瞧,说破嘴皮子都不敢用的事,杀个陈方就管用了。

陈方死的是真值啊!

至于别的改变,那就不胜枚举,像之前凌王去各州征兵,士族明里不敢,暗里则各种设阻。

现在甲四征新兵,只在幽州城征,别的州城是不去的。

结果现在竟然有青壮主动来幽州,说要入伍从军。

甲四伤还没养好,就开始亲自招兵。

然后就是沈冬素不用去基地躲钦差了,不过这一点有好有坏,好处是她不用车马劳顿,还担心她走后幽州城有异动。

坏处嘛,是大哥心心念念她过去小住泡汤了,月见看海的愿望也要往后移。

沈冬素倒是让月见自己去基地看一看,可这姑娘执拗得很,非说王妃去她才去。

她自己想亲自去看一下盐田,趁着盛夏晒盐出盐率高,指点一下怎么布置盐田更好,看来得明年了。

她虽没接见陈星耀,不过陈星耀在各州查案子,都有凌王府的人暗探盯着。

目前来看,没有任何异处。当然,最想害凌王的就是陈氏,随着陈方的死,陈氏暂时不敢再有异动。

而他们最期待的钦差陈星耀,却没有站在陈氏这一边,这一点也让他们之前的计划无法实施。

再之后,那些第二次回家的贵女,多多少少都带了一些孤本书籍回来。

多的十几本,少的只有一、两本,虽然很少,加起来都没有一个小型图书馆的书多。

但让庞先生欣喜若狂,他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士族的书本拒不外借的理念。

随着凌王妃撬开的这个小口子,迟早有一天,会将他们所有的书都搬到万书阁来!

回首过去几个月,沈冬素感触良多,有时候事情没发生时,你再怎么害怕、担忧、彷徨、恐惧,都没用。

事情真正发生了,你再看结果,也许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因为钦差要来,她和庞先生等人商议了多少次,连凌墨萧远征都为此事操心不已。

结果呢,钦差来了,而她杀一个陈方,不光没有引发庞先生担忧的,北方士族动乱,幽州城被孤立。

担心了许久的事情,甚至称不上是跌宕起伏,只靠‘杀’就镇住了。

反而事态全往好的一面转变,她自怀孕以来,头一回清闲的像个普通孕妇,只要养胎就行了。

这安抚肚子里的宝宝,之前随自己一起担忧受怕了,她抚摸着微微凸起的小腹说:

“旁人都说娘亲是你爹爹的福星,是幽州城怕福星。其实啊,你才是娘亲的小福星呢!”

“自从有了你呀,娘亲万事都顺利起来了。”

只希望你父亲能尽快结束远征之战,早日回来,咱们一家团聚……

沈冬素在幽州城过上了真正的王妃般的生活,与此同时,光州的大麦姐正扶着腰,挺着七、八个月的大肚子。

和丁芸交流生产的事,丁芸已经生过两个孩子,肚子里又怀了一个,经验十足,正好和大麦分享。

沈冬素以为自己和大麦姐是同时怀孕的,后来反应了一下,信送到也要时间。

并且老家还有一个传统,孕头三个月是不能跟旁人说的。

所以实际上,大麦比她孕期早了半年多。

丁芸和大麦聊了一会孕期的事,又一起看准备的婴儿衣裳,说话的声音由开始的欢喜,渐渐变得低沉。

虽然其他人尽量不在这俩孕妇面前提起,可幽州的情况还是从四面八方传到她们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