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他杀陈琼时,躲在这里的人还没离开。是听到陈琼死了,才匆忙逃走的。

怪不得陈琼一直想往秘道逃,那时只要他逃进这里,有鞑子保护,再加上我军不熟悉地形,陈琼肯定就逃了。

甲四此时非常后悔一箭杀了陈琼,应该抓活的,审问出他的鞑子勾结的详细情报。

即便因此没能挽救陈星耀……

他不再迟疑,立即下达命令,让人连同秘信和那张舆图,以最快的速度送回幽州给王妃。

又安排一支士兵带足火药,沿着地道去追踪那支鞑子。不管那支鞑子是为了给境外的鞑子引路,还是要从济州逃到北疆。

在这样寒冷的冬日,他们沿途都会造成很多普通百姓的死亡。

在他们眼中,汉人百姓,命如草芥,还没有他们养的羔羊重要。

济州百姓的命也是命,跟幽州百姓的命一样重要,甲四绝不能纵容这些人从自己手里逃掉,纵容他们在大夏的领土上乱杀无辜。

同时又勒令人审问庄园的陈家人,包括奴仆。陈琼不可能万事都亲历亲为,肯定有别的知情人。

能审问出一点线索是一点。

他回到地面,问陈星耀,是去幽州,还是留在济州?

他没说幽州可能即将发生战事,就看陈星耀自己的选择。

没想到陈星耀拖着重伤的身体,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要去幽州。”

随即又试探地问了一句:“王妃可有明说?准我进幽州?”

甲四点头:“准你进,别的官员就不要带了。”

陈星耀二话不说地连连点头:“那就走吧!”

甲四又安排人送陈星耀,他自己则要确保那支逃走的鞑子小队,全部找到杀掉,才会回去。

当沈冬素和庞先生收到济州传来的密信时,皆长长地松了口气。

不管陈琼跟鞑子有什么计划,陈琼一死,鞑子没有内应,我军没有内奸,事情总是好转的。

庞先生问沈冬素,准备如何管理济州?是交给朝廷的官员,还是暗中扶持一个小士族吞了陈氏的势力?

沈冬素沉思片刻后摇头,取出写着‘幽州律法’的法典,递给庞先生:“我要济州从此以后,按此法执行!”

庞先生倒吸一口凉气:“朝廷不会同意的,济州的士族也不会同意。”

沈冬素冷笑一声:“谁问他们的意见了?同意,便受我幽州军庇护;不同意,陈琼就是他们的榜样。”

“直接派兵入驻,整个济州,便是我幽州的一部分。”

庞先生想想又道:“是即刻执行?还是等鞑子之事了却之后?”

沈冬素不加思索地道:“即刻执行!易早不易迟。以防备鞑子为由,封了济州往南的官道。”

“全州大搜查,若有发现与鞑子勾结者、眷养私兵者,全部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