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群起攻之(2 / 4)
作品:《华娱1990,我是电影厂厂长》从2004年开始,国内院线开始爆发性增长,各路热钱疯狂往电影圈里涌。到了2015年左右,影视明星和导演,组一个空壳公司,就能从资本市场轻松圈几个亿,但国产电影的质量一直被观众诟病,能好好讲故事的导演屈指可数。
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就是,电影培养机制出了问题。
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学院,北电从1979年白景晟发表《丢掉戏剧的拐杖》开始,就一直反对戏剧性,反对好好讲故事,学习新浪潮,新现实主义,以欧洲艺术电影为尊。
结果就是北电学生没有讲故事能力,无法驾驭商业片。
直到2000年之后,北电才意识到类型片的重要性,才有老师研究类型片,但那些蔑视商业片的教授仍然占据着讲台,甚至是学校的主流,他们对商业片的蔑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电学生。
作为制片人方致远见过不少北电毕业的年轻导演,很多人动不动就以艺术家自居,把大师挂在嘴上,想去国际电影节扬名立万,一提商业片就摇头。
这种蔑视商业片,以艺术为尊的理念,祸害中国电影几十年。
很多制片人在私底下吐槽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人敢说出。
因为评论界被以艺术为尊的人控制着,而且北电培养了中国影视人才的半壁江山,这些话说来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会成为影视圈公敌,遭到无休止的攻击和抹黑。
就在这时,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站了起来。
此人是北电导演系的老师黄式贤,以擅长电影理论而闻名。
黄式贤问管浒:“《目中无人》是你想表达的东西吗?”
管浒轻轻摇头:“不是我想表达的,这就是个商业片。”
黄式贤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对了!这根本不是你想要表达的,你这么年轻就开始拍商业片,艺术才华就得不到释放,你不应该拍这种片子,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如果你继续拍下去,那你的艺术生命就结束了!”
黄式贤看了看周围的学生,教育道:“你们以后毕业做导演,应该拍艺术片,应该拍你们真正想拍的电影,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商业机器。像《目中无人》这样的电影不会流传,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