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章 《一赠柳山慈乌啼》(2 / 3)
作品:《儒道至圣》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今有柳山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在全诗未写完之前,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有一种乌鸦母慈子孝,在民间传诵,故称慈乌。
这首诗并无佶屈聱牙之处,讲述了一只慈乌失去了母亲,经常啼哭,守着母亲曾经居住的树林,一直不肯离去。这只慈乌每天都会哭泣,仿佛在哀诉自己没能反哺尽孝,人听到也会流泪。为什么慈乌特别哀怨,难道其他鸟类没有母亲吗?应该是慈乌至孝,无法承受母亲死亡之痛。
方运写到这里的时候,众多读书人隐约明白,方运并不是想写战诗攻击柳山,而是想利用诗词的力量批判柳山。毕竟,人族不只有战诗词有力量,比如著名的《管仲檄楚使》《谕巴蜀檄》《为袁绍檄豫州》和《檄蜀文》等等都曾经形成实质的力量,甚至能削弱敌国国运。
关键是,方运没用战诗词,不算杀害执道者,若能影响到柳山,即便宗圣也很难有理由出手相助。
现在相当于一种文比,只要宗圣干涉,那其他半圣便有理由出面劝说。
即便如此,众人还是为方运担心,方运是不用战诗,不怕被执道者身份反击,而是用一种非常少见的文比方式,但这种文比也有失败的风险。
文比方式很多,如飞花接令,如铁击珊瑚,如高山仰止,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曲水流觞。
觞便是酒杯,众人位于溪流下游,有人将盛着酒的酒杯放入上游水中,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便饮酒并作一首诗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便记载了这种文比。
现在,方运要对柳山进行一种类似名为“朱公杀子”的文比方式,取自《史记》中关于范蠡的记载。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辞官后前往陶地,自称朱公,所以人称陶朱公。
陶朱公的二儿子因为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陶朱公让小儿子带着黄金去找他的好友庄生,但是,大儿子认为救弟弟是自己应该做的,父亲却让小儿子去,这是认为自己是不孝子,所以要自杀。于是,他的母亲就请陶朱公让他去。
陶朱公无可奈何,只能让大儿子去。
大儿子抵达庄家后,把黄金送给庄生,庄生非常正直,虽收了黄金,但却吩咐妻子,事成后把黄金送还给陶朱公。
陶朱公的大儿子离开庄家后,又花钱找了楚国的其他达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