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章 我们说第二,谁敢说第一?嘞~~~呜呜呜~~~)(3 / 5)

作品:《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你们俩人都要记住垂直支撑阶段是后蹬阶段的开始,合理的支撑缓冲技术能优化百米运动员途中跑蹬摆技术效果,摆动腿膝角与摆动腿的摆动速度相关,摆动速度通过摆动腿的折叠程度来反应,折叠程度越高摆动速度越大,摆动腿摆速对身体水平位移速度有显著效果。”

“而劳你的摆动膝角比张又差了,这就会让你不能更好摆动腿,加强折叠程度,以便充分发挥了股后肌群伸髋屈膝的收缩力量。”

“张的话,就应加强步长能力训练,提高步长指数,而劳的话,应加强步频能力训练,提高步频指数。缩短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仍是劳和张你们俩途中跑技术训练的方向。与此同时,劳还应提高途中跑阶段支腾比例,减小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在后蹬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后蹬角角度,增加摆动腿折叠程度,提高摆动速度,以优化蹬摆技术。”兰迪道:“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大概吧。”

见到两个人点点头,兰迪就把目光投向了苏神,道:“那么就该你了,小添。把你的绝技在这里分享给张吧。”

苏神笑着走了上来,一点也不怯场,堪称是当仁不让。

“这个技术就是二档起步,是我专门给你设计和研究的一套技术,他可以让你的启动和加速更加强劲,更加适合发挥你的步频优势。”苏神在上面一本正经地说道:“只要你把这个练好了,就距离你的10秒倒计时,更近了一步。”

“具体的方法是……”

这个办法最开始引子,其实苏神已经帮忙打好了,之前就让张培猛开始训练相关方面。

现在推出来,其实也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而这时候,袁郭强走到了刘祥和孙海瓶的身边,微笑着拍了拍后者的肩头,问道:“怎么样。”

“感觉还适应吧。”

“我……”孙海瓶一个激灵,因为他也听入迷了,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在一个跑步上可以精细成这副模样。而且都是科学计算的东西,一点都不是主观经验的漫谈。

关键是他居然可以给这些人每个人分析出如此密集的项目改进,真是以前根本不可能想想的事情,

可人家就是做到了。

“他们每个冬训期都这样吗?”孙海瓶最后“挣扎”问了一句。

“是的。”袁郭强道:“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方案拿出来,毕竟运动员每个赛季结束后的身体状态都大大不同,如果不能及时修改和调整,恐怕会给运动员的前途,造成伤害。”

“那……这么深奥的东西,真的能听懂吗?”孙海瓶的印象中运动员还是做自己的事情就行。

其余的安排和规划,那都是教练员的事情。

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师徒模式”。

但很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田径了。

“都能啊。”袁郭强道:“以后你们也都会的。”

“希望能吧。”孙海瓶觉得自己年纪也大了,现在这么做怕是有可能跟不上。

可袁郭强一句话,就就让他重燃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