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袁阀 / 章节正文阅读

袁阀 270文稷(2 / 3)

作品:《袁阀

    正说话间,侧面忽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王当急忙扭头查看,顿时惊得魂飞魄散。只见一支百十人的官兵,阵列整齐,马蹄汹涌,正从侧面的高处俯冲了下来,如同疾进的狂飙,来势汹汹,不可抵挡!

    文稷也不答话,自始至终一言不发,趁着王当和部下惊慌失措的时候,已经率部冲进了他们的阵列之中。

    手起一戟,将王当刺于马下,接着反过兵器,用背面形似月牙的兵刃在王当的颈部切了下去,登时尸首分离,向上一挑,便把王当的头颅拿在了手中!

    “逆贼王当已死,余众还不下马受降?”文稷手提王当的首级,威风凛凛的大声叱喝。

    主将既死,十人惊魂失魄,就像无头苍蝇一般乱窜,被官军斩杀了一多半,只有十几骑仓惶向北逃窜,寻找主力大军,报告王当的死讯去了。

    “拿起敌人的号角,鸣号收兵!”

    文稷将王当的首级悬挂于马前,挥手亲自砍断了黑山旗和“牵”字大旗,然后命令士卒吹响收兵的号角。

    黑山贼正在与官兵鏖战,身后忽然大乱,将旗被砍,又响起了收兵的号角声,顿时惊慌失措,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些贼兵本来就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军纪,顿时乱做一团,近万人纷纷溃走,慌乱之下自相践踏,踩死了几百人。

    牵招趁机掩杀,砍瓜切菜一般收割人头,不大会功夫就斩杀了两千多黑山贼兵,跑的慢的纷纷跪地求饶,大约千余人左右的样子。

    牵招正想接受这些贼兵的投诚,文稷已经策马下了山坡,高声提醒道:“兄长,这些人只是无奈之下的假降,并非真心。我军兵力微弱,约束不住他们,黑山贼主力就在不远的城下,稍后他们便会溜回去投靠主力,趁着这些贼兵被俘没有抵抗之力,应当斩草除根,全部诛杀干净,消灭黑山贼的有生力量!”

    击溃了王当的人马,摆在牵招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杀向定襄城下,与黑山军激战,或者延缓贼兵的猛攻,或者冲开一条血路进城,协助王凌守御城池。第二就是向北进军,与孙礼前后夹攻,击溃孙轻所部,再共同援救王凌。

    驻马远眺城头的激战,守军渐有不支的迹象,牵招略作思忖,下令道:“全军向定襄城下进军,誓死冲开一条血路,进城帮助王太守固守城池,等待援军来援!”

    牵招的话音刚落,就被文稷所阻止:“兄长不可,若是黑山贼舍了城池,反过来围困我们,弄不好会全军覆没!”

    文稷的话牵招也不是没有考虑,可是看城头的情形,守军最多也就只能坚持到傍晚,再迟了只怕定襄不保。故此,牵招才选择铤而走险,打算强行突围进城,再登上城墙,协助王凌守城,等待河北的援军。

    看到牵招犹豫不决,文稷继续分析形势:“兄长心忧城内的百姓,稷感同身受。可是我军仅有不足三千,而黑山贼多达七八万人,倘若我军向城下进军,黑山贼停止攻城,全力围剿我们;纵算我军精锐,贼兵乃是乌合之众,但众寡悬殊,陷入重围之中,恐怕难逃全军覆没的结果!倘若我军被灭,不但不能解定襄之围,还

    会重挫城内守军的士气,让他们丧失斗志,继而陷落城池!”

    文稷说着话从路边的小树上折断了两根树枝,用力从中间掰了一下,继续侃侃而谈:“我军譬如这树枝,若是和孙礼的人马合并起来,贼兵要想剿灭我们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然后又把两根树枝分开,从中间一折而断:“若是我们与孙礼各自为战,便如这被分开了的树枝一样,将会被敌人轻易的击败!”

    牵招听后点点头,心悦诚服的道:“我明白了,若是我军独自向前,困难重重;若是与孙礼合并,便会壮大自己的力量,增加胜算。文稷你虽然年轻,但用兵之道却胜我十倍,兄长自叹不如啊!我认你做老弟,真是没有选错人!”

    “兄长抬举稷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想兄长是因为心忧城内的百姓,所以才拿不定主意!”文稷拱手谦虚了一句,继续说道:“唯今之计,我军只有与孙礼合兵一处,先击破孙轻所部,再共同杀到城下从背后袭击贼兵。这样既能化解贼兵的攻城之势,我们又可以全身而退,舍此之外,再无取胜之道,除非河北的援军在天黑之前赶到!”

    “既然如此,只好寄望王凌能固守城池,坚持到我们与孙礼合兵之后,再来救援他们了!”

    牵招仰天叹息一声,祈祷老天能庇佑城内的军民再坚持半天,以待援兵。然后提刀向北,引领着麾下的人马与孙礼会合去了。

    娄县,东濒大海。

    孙坚张纮,伫立岸边,注视着茫茫大海,听波涛拍岸。孙坚道:“我孙氏,乃大汉臣属,自当效忠大汉天子陛下。非是孙坚心存私念,而是确有苦衷。”孙坚指指一望无际的大海。

    “坚为汉臣,当保大汉边疆。我江东之地,海岸漫长。而近几年,海贼四起,匪患连连。坚无时无刻,不敢掉以轻心。若沿岸百姓,遭受海贼欺凌,坚心何以安?又何以向朝廷交代?”孙坚义正言辞说道。

    张纮捻着胡须细细思索着。对孙坚,不能用对付江东士人哪套。孙坚性烈且直,贬损只能将其激怒坏事。而适当恭维、吹捧,才有效果。于是心中有了计较

    “乌程侯您,真是胸怀广阔,气量如海。大将军认定文台将军通晓大义,才不远数千里,遣张纮前来。”张纮给孙坚戴了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