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克服职业心理障碍(1 / 5)

作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第一节认识职业心理障碍

什么是职业心理障碍

职业是“人们维持生计、承担社会分工角色、发挥个性才能的一种连续进行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职业心理疾病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从技术层面上说,职业心理障碍是指职业生涯中当人们认知到威胁或者无法应对的情况时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当你意识到威胁和挑战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让你体验什么叫做职业心理障碍。而职业心理障碍诱发因素是指带来职业心理障碍的外部或者内部力量。

职业心理障碍的症状和后果可以分为4个大类:生理、心理、行为和工作绩效。伴随职业心理障碍而出现的工作绩效变化是其他症状和后果的副产品。

(一)生理症状

职业心理障碍所造成的生理反应主要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多,血粘度增加。持续的职业心理障碍还会弱化免疫系统。这样,人们就容易得病。

(二)心理症状

职业心理障碍的心理症状有很多种类。主要的积极后果是警觉性和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而同时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后果,包括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烦躁、抱怨、疲劳、绝望以及各种防御性的想法和行为。高强度的长期职业心理障碍还会让人心智紊乱。

(三)行为症状

职业心理障碍导致的频发后果有,易怒、焦躁以及其他明显的紧张表现,饮食习惯的剧烈变化,包括暴饮暴食或者厌食。频繁吸烟,咖啡、酒精的摄入增多,甚至吸食毒品。精神无法集中,判断经常失误等等。

职业心理障碍的影响

职业心理障碍过大会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思维枯竭,进而降低工作绩效。职业心理障碍太小会让人慵懒疲沓,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职业心理障碍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人们就会到达衰竭期,这时抵抗现象消失,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不再能分泌足够多的激素来抗拒职业心理障碍。会出现心脏病突发等极端的身心不调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工作的重要性被日益凸显,工作时间占了人生旅程的一大部分;其次是工作本身与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在现实生活中,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可谓比比皆是。

职业心理障碍测试

(一)职业心理障碍综合诊断测验

为了进一步明确你是否确实存在职业心理障碍,以及是什么样的职业心理障碍,请你进行“职业心理障碍综合诊断测验”。你只需在下面46个描述中,就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即可。

最近半年,你是否一直有无法解释的全身无力等现象?

上班前一天你是否不想上班,焦虑不安?

你是否出现抑郁、记忆力减退、失眠、倦怠、精神萎缩、头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

你是否对工作丧失热情,感到自己正处于极度疲劳?

你是否有强迫性上网行为和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

你是否工作较轻松,但实际上却感觉易于疲劳?

你是否感觉肠胃不适并伴有厌食倾向?

你是否在精神方面出现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你是否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并引发情绪的紊乱?

你是否总是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信息、工作设备或其他工作资源?

最近你是否常常因感觉疲劳而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上班前,你是否拖拉、不想上班、心情沮丧等?

你是否每天最想的是离开办公室工作?

你是否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

突然被迫离开电脑,你是否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

对于同事的工作以及获得的成就你是否感到嫉妒?

你是否往往显得气量狭小、反应迟钝、懒散健忘?

你是否常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

你最近半年是否常常感觉肌肉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

上班时,你是否会有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出现?

你是否无法同最亲近的人共度假日,看到周围的人都欢聚一堂时,情形会变得更糟?

你是否通常都会逃避工作,害怕面对上班的时间,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

你是否不良嗜好增多,用吸烟、酗酒甚至吸毒来麻痹自己?

你是否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但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你是否很不理解又很少遵守公司的政策或规定?

你是否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持消极态度,对工作不满意?

你是否原先上网所得到的乐趣必须通过更多的网络内容或更长久的上网时间才能获得?

你是否在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总表现出支配或控制别人?

你是否最近三四个月感觉很疲倦,无法因休息而纾解?

到岗第一天你是否就表现得萎靡不振、不爱说话?

你的工作安排是否导致来自家人或者友人的一些需要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你是否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失去热忱而情绪极度低落?

你是否耐受性增强,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

你是否出现劳动能力降低的现象?

你是否最近时常感觉头痛腹痛、全身无力?

你是否出现莫名的焦虑、担忧、压抑、不安、易激怒、反应过敏、特别警觉等现象?

你是否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你是否工作态度消极,对自己和他人抱持负向看法?

你是否认为,反反复复地做着同样的工作,长期从事这种单调的作业,会产生一种刻板、厌烦和淡漠的感觉?

你是否冒险行为增多,容易冲动,好发脾气,侵犯别人,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恶化?

你是否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不再抱持理想与热忱?

你是否刻意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

下班后你是否不想参加社会活动?

你是否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甚至旷工、离职或提前退休,借以逃避工作责任?

你是否对工作敷衍了事,喜欢批评和冷嘲热讽、暴躁易怒等?

你是否为滞留网上时间太长而忽略原有的家居和社交活动,和家人朋友疏远,耽误学习和工作?

(二)测验记分与测评结果的分析

只要符合每项中其中的一项内容就答“是”,记5分。选“否”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所得的总分就是你的“职业心理障碍综合测验”的总体得分。这个得分说明你的职业心理适应是否正常。分数的意义如下:

如果你的得分在60分以下,说明你职业心理适应上没有异常,不存在任何人格障碍;

如果你的得分是65~100分,说明你具备一些职业心理障碍的特征,但只要平时自己注意,并不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得分在105分以上,说明你有比较严重的职业心理障碍,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建议你深入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矫正自己的心理异常,同时运用本书提供的方法对自己的职业心理适应方面的障碍进行矫正。

★第二节职业心理障碍的自我诊断与调适

就业焦虑:一毕业,就忧郁

(一)问题描述

小张今年二十四岁,刚刚大学毕业。在舍友们都纷纷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小张却一反常态,在宿舍里闭门不出。以前,小张也经常到各地的人才市场走走看看,希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但是临近毕业了,小张反而不敢出去了。对此小张的同学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都普遍认为小张平时非常活跃,对校内的各种活动都很热衷,在毕业前一年左右,小张就到全国各地的大型人才市场参观过,现今却表现如此,非常不可思议。小张自己也因为临近毕业而不敢出去,怕自己毕业后会像人们常说的毕业就是失业一样。为此,小张出现了彻夜失眠的现象,而且白天也表现得无精打采。原来十分活跃的小张变得忧郁起来。

(二)问题分析

小张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很常见。心理学家称之为“就业焦虑症”。据有关部门的确切统计,在全国而言,大约有53.2%的就业者存在轻度或者中度就业焦虑症。

所谓的“就业焦虑症”是指,由于再就业时的一系列不适造成的一种焦虑或担忧的情绪,这种状况可能会伴随若干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和症状的存在令人感到长时间的压抑或严重干扰了他们正常的工作或社会生活。这种焦虑感不同于一般的害怕情绪,而是一种情绪障碍,它使人陷于一种预感将有什么不祥事件发生的模糊而不安的状态当中。一个人正常的害怕情绪是有特定的存在对象和具体原因的,但一个人的焦虑感却往往说不出焦虑的对象和原因。

焦虑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引起一系列作为应激反应的生理变化。这种极度的焦虑状态会逐渐使人的理智活动产生障碍,表现出种种非理性行为,从而形成一种心理疾病。简而言之,如果你由于担心、害怕、紧张而引起的反应对你的伤害超过了对你的帮助,你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焦虑综合征。区分正常的焦虑和焦虑症,除了以上的几点以外,还要注意的是,引起焦虑的原因是否明确,焦虑程度与现实生存环境的严峻程度是否相符合。当然,我们还要防止将一些疾病的症状作为焦虑的症状。这些主要涉及到像心跳加速、晕眩、胸口不适等这样的状况。所以,在确定是否患上了焦虑症以前,一般需要通过医疗检查排除罹患疾病的可能。至于焦虑综合征发生的准确原因,目前心理学界还没有定论。但临床统计表明,家庭遗传因素、童年生活不幸和当前环境压力是焦虑综合征的三大主要诱因。像小张这样的状况,因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对其性格造成了一些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可以认为她患上了就业焦虑症。

(三)解决之道

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作为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在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当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把毕业生推向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大学急剧扩招,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认真考虑所学的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等一系列条件状况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期望值。在择业时首先考虑自己的专长,选择社会所需,以实现职业理想。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成分,它与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及心理认知水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急功近利、求闲怕苦、虚荣攀比等心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错误的择业观约束了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学校也要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意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