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身体健康与心理(4 / 5)

作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个性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和冲突诱发心身疾病的重要内在因素。个性缺陷,如多疑、倔强、情绪不稳定、寡言少语等等,最容易使人患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中,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而心理因素则是内部致病条件,内外两种因素的结合超过一定强度,就会使个体产生过度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三)理化性刺激因素

理化性刺激因素包括外伤、高温、高压、噪音、强光、放射线、电磁波、药物、化学品等等。

(四)传染性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病源性微生物入侵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

(五)遗传因素

某些心身疾病的罹患率跟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如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也带有遗传性。

(六)生理因素

妊娠、肥胖、年老等生理因素会引起某些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并且对于不同的心身疾病及其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下面简述几种机理学说。

(一)心理动力学说

心理动力学说主要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是潜意识冲突与躯体及器官功能的联系。对心理动力学说,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导致出现器官症状;有的则认为是潜意识冲突的心理动力供应特定器官,表现的症状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尽管众说纷纭,但都承认心理动力是病因,不同的解释在于发病原因。

(二)心理生理学说

心理生理学说主要强调发病机制。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表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目前,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情绪活动对器官功能变化的观测,同时也注重解释遗传因素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学习理论

现在医学理论认为,人类心身障碍症状的形成,受条件反射的因素影响,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及模仿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学习而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倍加照顾而喘得更厉害,即奖励性强化;有的则是通过观察或认知而得,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再如学医的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学什么病就出现什么症状,足可证明认知后的自我暗示的力量。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首先要把握几个共同的防治原则:

(一)综合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是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既体现出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学改变,同时又体现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心身疾病的防治,既需要采取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又要采用心理社会学的防治措施,如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心理素质培养等等。另外,还离不开本人、家属、组织和工作单位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总之,心身疾病应该注意综合防治的原则。

(二)整体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要注意不可“见病不见人”,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具体分析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防治方案。另外,在同一病人的不同病程阶段中,情况也是不相同的,防治方案应注意随时跟进。

(三)患者本人积极参与的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本人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心身疾病的防病率和危害。

(四)持续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多数属于慢性病,其防治往往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久的过程。不能存在一蹴而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心身疾病的治疗

(一)心理干预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包括支持疗法、生物反馈、认知治疗、松弛训练、环境控制、行为疗法、暗示或催眠疗法以及家庭疗法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些方法应视不同疾病、不同层次、不同目的而决定。

1.消除心理学病因。以冠心病患者为例,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可指导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

2.消除生物学症状。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较长期的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技术。

3.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例如,因某—事件引起焦虑进而诱发紧张性头痛的人,可以对其进行心理支持、认知治疗、松弛训练或催眠疗法等,使其改变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从而减轻焦虑反应,并借助药物之共同作用,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二)药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