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5 第五章 领导力(1 / 5)

作品:《高情商职场沟通术

说话说得对,管理管到位

1领导要善于“解剖麻雀”

“解剖麻雀”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具体是指按照问题和理论的逻辑层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一般到特殊,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剥壳”,最后揭示问题本质。所以,“解剖麻雀法”也叫层层剥笋法。

张五常:百思不解的问题该怎么办

思考受阻该怎么办?张五常说:“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其实,花费在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上的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贝加的文章,好的都是下了多年的功夫。高斯就有几篇等了30多年的文章。科学上的思考是一门专业。跟其他专业一样,熟能生巧,而等待无疑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思考受阻时是彻底放弃还是继续啃硬骨头?张五常告诉我们要学会暂时搁置。暂时搁置并不是完全放弃,而是为重新出发做更充分的准备。张五常还以自己和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贝加、高斯搞研究慢工出细活为例,通过层层剥笋阐释了等待在思考中的重要作用,令人信服。

刘强东:稳定的团队结构来自哪里

谈到团队管理,刘强东说:“第一,人才结构80%的钢和20%的金子是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钢是公司核心的员工主体,价值观匹配,业绩较好。有的员工价值观和你公司的价值观匹配度非常高,能力也非常强,就称之为金子。20%的金子,有可能是技术人员,不一定是管理人员。各部门出事,往往是公司的金子占比过低造成的。而金子太多是不稳定结构,会影响公司发展,薪水等等都是有限的,导致很多金子出去创业,纷纷被挖走。第二,第一时间要干掉的就是铁锈。有一类员工能力非常强,业绩非常好,但他的价值观和你不匹配,我称这类人为铁锈。铁锈口才好,又有能力,腐蚀性强,会成为群体的领导。当他对公司进行破坏的时候会造成很大的杀伤力。全世界最大的铁锈是谁?希特勒。”

团队管理是一个大而宽泛的问题,刘强东选择从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匹配度高低入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分析,把不同类型的员工分别比作金子、钢和铁锈,强调了金子和钢占的比例要符合二八原则,并指出了比例失调会产生什么弊端,而铁锈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干掉的原因所在。让大家对他的团队管理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史玉柱:如何为员工“加工资”更有效

怎样“加工资”更有效?史玉柱说:“加工资是刚性,可以留人;加激励是弹性,可以激励人;加工资,员工总会觉得自己拿得不够;加激励,员工会觉得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够;加工资,员工压力较小,改进相对就少;加激励,员工压力较大,改进相对较多;加工资,动力在企业;加激励,动力在员工个人。我们为什么要设计富有激励性的薪酬机制呢?因为没有竞争力的薪酬,就好像拉车的马没有喂足草料;没有丰富激励的薪酬,就好像表演的海豚不能因为每次表现得到小鱼;没有不断增长的薪酬,就好像天天长大的白虎得不到更多的肉食;没有长期薪酬计划,就好像猎狗只是为一顿饭而捕食。”

史玉柱先是从四个方面对加工资和加激励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让大家在对比中认识到后者更有效,接着进一步拿拉车的马、表演的海豚、天天长大的白虎和猎狗为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设计富有激励性的薪酬机制的重要性。这种“摆现象—析特点—挖根源—指办法”的说理技巧,让大家更容易明白他的观点。

“解剖麻雀法”自然是通过深入研究具体典型,从中找出事物的规律。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几只麻雀,可以从中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

2给迷茫的下属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