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武王建周、犬戎破镐--一个真实的西周时代(4 / 4)

作品:《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周厉王为了聚敛财富,以备享用,命虢公长父和荣夷公遍告天下:将山林川泽统归王室所有,不准百姓樵采和渔猎。

周厉王的做法不仅给平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连一些中下层的贵族也都蒙受了损失,一时间人们各执己见、议论纷纷。

王命遍谕全国后,厉王便命荣夷公和虢公长父到处查看施行情况,发现拒不执行的轻者杖责、重者杀头。

于是,平民之间的议论就变成了怨言和咒骂。

为了能堵住众人的嘴,厉王派人从卫国请来了巫师,让他用巫术去人群里寻找曾私议朝政和咒骂自己的人。

卫巫倚仗厉王的权势,开始随意栽赃,很多无辜的人死于非命。

迫于卫巫和厉王的淫威,人们在公开的场合不敢说话,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打招呼,只能用眼神示意。

厉王满以为用这个方法已经压制住了人们心中的怒气,便更加悠然自得。

大臣召穆公私见厉王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提醒厉王应该广开言路,择良言用于政事、弃秽语于沟渠,厉王却根本就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三年后,又逢灾害,百姓借此举行大规模暴动,周厉王无法抵御,被迫出逃。

史称这次暴动为“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知多少?

国人暴动时,周太子静躲进了召穆公家中,被人知道后,哀愤已极的百姓围住了召穆公的家。

召穆公见当时已无法劝解众人,只得把自己的儿子充作太子交给了他们,使太子得以脱险。

厉王逃到了彘地,朝中就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主持朝政,号为“共和”,这一年(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关于“共和”,还有一说是由卫国之君共和伯摄政,故称共和。

共和行政十四年,周厉王崩,统治权力由摄政大臣转交给了周厉王的太子静,即后来的周宣王。

共和行政是周王朝历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时期。

由于《史记》一书由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系年记事,这一年就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开始。

西周败在了哪个皇帝手中?

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聩的末代天子。

周幽王十分宠爱美妃褒姒,在其生下儿子伯服以后,他废了原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但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开心,不惜上演一场又一场闹剧,直到把国家给赔上。

周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修建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不远就有一座,这就是今天长城的雏形。

如果犬戎打过来,最先得到消息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周围关卡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

白天燃烟,晚上升火。

这样就能迅速传递紧急信息,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能及时发兵救护。

大臣虢石父为取悦幽王和王后,建议幽王和王后到骊山去,晚上的时候把烽火点起来,附近的诸侯见了一定会快马加鞭赶来。

王后褒姒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个空,就有可能会笑起来。

于是,幽王带着褒姒,前往骊山举行盛大宴会。

到了深夜时分,幽王真的下令燃起烽火。

报警信息迅速传往附近的属国。

王畿附近的属国国君都以为镐京有紧急军事行动,立即集合军队,火速驰援。

早上的时候,诸侯之师果然来到骊山。

幽王毫不在意地派人通知诸侯:这是自己在用烽火解闷。

属国国君劳累奔驰,气急败坏,只好偃旗息鼓,恨恨而归。

王后褒姒终于嫣然一笑,幽王为此大赏虢石父。

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又下令申国杀掉原太子宜臼。

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本就十分恼怒,这次又见幽王杀死自己的外孙,于是联合缯国,勾结犬戎,对幽王大兴问罪之师,攻打周朝都城镐京。

兵临城下,幽王再次命令属下急燃烽火向属国求救。

属国国君因有上次的教训,都不着急出兵,慢腾腾地向镐京进发。

援军到达前,镐京就已陷落。

主持政务的姬友战死,那个出馊主意的虢石父在战乱中被杀,幽王、伯服都被犬戎杀了,褒姒被掳走了。

西周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