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篇 第六章 动机与行为--了解行为的背后(3 / 4)

作品:《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不同的个体满足这一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方式大不相同,有的人会想成为一位体育健将,有的人想当诗人,有的人想当官,有的人想在工商界一展才华等等。

在这一需求上,个人的独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动机与学习效率有什么关系?

曾有一位学者对于动机与学习产生的影响做了一项训练老鼠逃生的实验。

老鼠在一个装满水的y型水槽里,通过控制灯的亮度和老鼠沉入水底的时间,来调节实验的难易度和逃生的动机水平高低。

结果发现,小老鼠找到亮度出口逃生的成功率和实验要求的难度有关,如果实验要求完成的水平较低时,动机越强,逃生的成功率越高;如果实验要求的目标过高,动机达到一定水平后,正确率不高,反而下降阻碍了成绩的提高,无法完成目标,进而可能丧失信心。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字型的曲线,过强或过弱的动机,会带来低效率,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态,审视自己的目标,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制定可行的目标,就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与效率。

所以,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努力不够的时候,先客观评价一下自己的目标是否过高,然后实事求是对目标进行调整,制定合理的计划与目标。

什么是本能?

可能你最早认识三文鱼,是从肯德基开始的吧。

三文鱼又叫鲑鱼,是深海鱼类的一种,其实三文鱼也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它能从几千里外准确地游回到它们的出生地点,然后在那里产卵,产后又回到海洋生活。

蜜蜂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告诉同伴食物的所在地,蜘蛛天生就能够编织复杂的蜘蛛网等等。

那么它们的行为方式又由什么来控制呢,你可能猜出到是由于物种的基因遗传和生存的本能。

是的,每种动物的行为都表现出先天的本能和后天的习得行为的组合。

对此,弗洛伊德也曾提出人类感受到的驱力来源于生的本能(包括性欲)和死的本能(包括敌对行为)。

本能的选择,对我们生活也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人的行为控制力受什么影响?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l)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

参加实验的都是以4到5岁的孩子,测试的工作人员在每个孩子的桌子上放了一块棉花糖,告诉孩子们说15分钟后再回教室。

并且告诉孩子们说,他们随时可以吃掉那个棉花糖,但是如果谁没有吃掉,将会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

这是一项通过延迟满足感的方式来了解行为的自我控制力的实验。

对于孩子来说,棉花糖的诱惑真不小。

也许15分钟的时间太长了,没能忍住棉花糖诱惑的、自控力相对差点的孩子,没坚持到15分钟就把糖吃了。

而自控力比较强的孩子,要么闭着眼晴想别的事儿,要么做别的事情,都尽可能地转移注意力。

当然,他们忍住了15分钟的诱惑,也得到了两块棉花糖。

通过这个棉花糖的实验,测量到每个人的自控力是有差异的,在几年后,这些参加测试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成长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自控力较强的,在成长过程中也能善于控制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控力较弱的,每每只满足于瞬间的满足。

通过棉花糖实验的教训,你学到了什么呢?

怎样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力?

正如上个故事所说,每个人需要有自控力,或者换句话说,意志力,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强弱、健全与否呢?

可有以下四个品质:

果断: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

自觉:即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认识,并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预定目的。

自觉性强的人既能独立自主地按照客观规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又可以不屈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坚定地达成目标。

懒惰、盲从和独断是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自制、自控:是指善于促使自己执行已采取的决定,排斥与决定无关的行为,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

坚韧: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以达成目标。

协调的行为指标是:一是行为大多数受理智控制而尽量不受情感和非意识支配,另一个则是否能够采取弹性方式处理问题,不固执僵化。

什么是成就动机?

我们常常在书上、杂志上、报纸、电视上、看到某某人的成功故事,或者报道与采访成功的经历。

我们一方面沉浸在这些人的奋斗史,他们给人鼓舞的励志故事里,一方面又在想他为什么能成功。

所以前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就曾写过一本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且不说这个成功能不能真的复制,至少人们都想看看这本书里到底写了什么成功秘诀吧。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心理学里说的个人成就动机。

那么,什么是成就动机呢,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追求他认为重要而有价值的工作,并且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或者说用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当然,这也取决于每个人对于成功的需要不一样,每个人在实现个人的目标与计划上也体现个体差异。

例如,有的学生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有的遇到困难就退缩,自然各自有不同的结果。

什么是行为?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一个男子爬上一栋大楼,要从6楼纵身跳下去。

当时,数百名群众驻足围观,干警们也上楼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放弃轻生的念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还是没有进展,而楼下围观的部份群众却还不时发出欢呼声,还有“快跳啊”、“我都等不及了”等叫喊声。

当男子从楼上纵身跌落时,围观人群中竟随之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集体冷漠行为有点社会责任分散,反正事不关心,高高挂起嘛。

案例中的冷漠行为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鼓励他人跳下楼的行为。

怂恿他人自杀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的因素,逃避道德义务、关爱人的责任,对个人与社会来说,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对于那些麻木冷漠行为我们可以谴责,但同时也愿更多的人彰显正义与爱心。

看到他人遇难,有能力救助的一个人一个群体,应当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尽力而为,这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也是每个公民应当富有的正义感与同情心。

态度可以改变行为吗?

如果一个儿童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这个事物表现出正当的态度时,就容易得到父母的准许,并且得到父母的微笑和赞扬甚至是鼓励他的行为。

如果儿童的做法或者态度并不正当,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允许,而且得到的是父母的皱眉和规劝甚至是训斥他的行为。

这样一来,父母亲用自己的态度来决定了孩子的态度,或者说是评价了孩子的态度。

久而久之,父母亲的在态度上的影响力,使得儿童建立起最初的行为风格,一旦风格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因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决定行为前的思想和想法,但是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态度也可以改变,主要源于个人原来的立场和后来所支持的立场的差距。

比方说,你觉得你一直是在为老板打工,好像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他所作的,你的态度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想法,你的行为也是消极的;如果有一天,你忽然觉得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自己所作的,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的时候,你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你的行为也就变得主动而乐观了。

如何正确地对失败进行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