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绿水(2 / 3)

作品:《佛系真千金擅长打脸

薄莲叶早就打听过这家拍卖行,自然懂得这条规矩,早有准备。

她微微一笑:“我目前还是一名学生,所拥有的皆为家人给予我的,借花献佛、非我本意。”

拍卖师明了,“听闻薄小姐书法出众,可否现场留下一副墨宝,待得后世、焉知非传世之宝?”

这句话就有大大的吹捧意味。

对方这样说,薄莲叶自然无法拒绝,何况,这本就在她计划之中。

“那便献丑了。”

两位工作人员抬上一张大书桌,上边摆置着文房四宝。

薄莲叶今日穿着一条藕粉色的长裙,米白色的西装外套,同色的腰带勾勒出细软的腰肢,温柔又优雅,行走间,裙摆摇曳,若莲蕊在清风下摇曳,风流又雅致。

迎着无数双打量的目光,薄莲叶深吸口气,款款走上舞台。

她微微抬起下巴,将优雅与骄傲拿捏的恰到好处,百年书香世家闺秀、腹有诗书气自高华。

一时众人的眼中、便仅余那道摇曳的身影。

薄玉简眼底流露出一抹骄傲,想到什么,他下意识扭头看了眼坐在身侧的曲飞台。

少年单手支着脑袋,并未与众人一般将目光放在薄莲叶身上,而是盯着前方的虚空之处,双目游离、魂飘天外。

薄玉简轻咳一声,这小子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曲飞台是被曲兰亭强硬拽来的,他对这种场合没有丝毫兴趣,更没心情听一群人文邹邹假惺惺的互相吹捧,这里的每一分钟,都是那么难熬。

从头到尾,他都没注意到薄莲叶说了什么。

薄莲叶走上舞台,素手端起净碗,将清水注入砚台之中,拿起摆在一边的墨条,在砚台中轻轻打转。

少女右手垂直握着墨条,左手轻轻托着右手肘部,动作始终轻柔缓慢,看的人赏心悦目。

这研磨也是有讲究的,若要把墨研的浓淡适中,需拿捏好分寸,认真及耐心缺一不可。

但看薄莲叶的动作,便知她极善研墨,管中窥豹,可知拍卖师方才所言她擅长书法并非虚言。

研好墨,薄莲叶从笔架上提起一根狼毫,笔尖蘸墨,思忖片刻,提笔落墨。

少女墨发玉容,气如幽兰,手执狼毫,落笔从容,众人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得赞叹连连。

先不说字写的怎么样,仅仅这份风骨,就令人心折不已。

郑青樱桃吃多了,有些牙酸,呲了呲牙:“真给她出尽了风头。”

瞥了眼身边无动于衷的少女,郑青语气有些不忿:“也就是你低调,不然轮得到她出风头?”

明镜笑着摇了摇头,望着高台上从容落笔的少女,淡淡道:“她有佛缘。”

人心易得,佛心难得。

一念至佛,一念入魔。

郑青听明镜说话总觉得费劲儿。

宣纸上,薄莲叶落下最后一笔,赫然正是她之前那首悯荷诗。

拍卖师走到近前,看了一眼,赞不绝口:“骨力而不失、姿展而不夸,笔迹若流水行云,字体瘦而有力、宛若游龙、铁画银钩,颇有温体风采啊。”

大家下意识看向温箬。

薄莲叶放下毛笔,看向温箬,柔声道:“家中收藏有一本祭真文稿拓本,闲来无事临摹,让大师见笑了。”

薄老太太出自慕容氏,揽尽古今藏书,而传世字帖更是珍藏,这些大家都不稀奇。

祭真文稿乃古往今来书法大家炎浮之作品的最高境界,传世十大名贴之一,号称天下第一行书,作品中展现了炎浮之笔法的气度与风神,章法、结构笔法趋近完美,为世人所向往。

真迹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中,而薄家所藏为拓本,其价值已不可估量。

齐筠便是炎体之复兴者,后来温箬师从齐筠,习得正宗炎体,并加以创新变革,自创温体,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后来有不少人推崇温体,谓之风骨飒然、自由无畏,这种精神在特定的时代、激励着人心,成为一代人精神信仰的象征。

自由如风、难以捉摸、是以很多人都无法参透温体真正的意义,习得大成者至今罕见。

夸一句温体风骨,抵得上无尽赞扬。

拍卖师亲自拿着宣纸走到温箬面前,请她过目。

谁知温箬仅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说了句:“还不错。”

从她的神情中,并未看出一丝特别之意。

甚至如果有心的话,便能发现温箬眼底一丝稍纵即逝的失望。

心有挂碍、落笔便见了犹豫、一句不错、已道尽所有遗憾。

薄莲叶认真观察着温箬的神情,恰在此时,温箬抬眸朝她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