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说话不要太老实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章:说话就要说到位(1)(2 / 2)

作品:《说话不要太老实

不巧言,不令色,有时反而突显你的不识时务。

2、聪明人说话注意场合,老实人说话不分地点

人们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也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人们在长期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场合就是谈话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场景,具体场景又涉及谈话的时间、空间及周围环境。

它们虽然无言,却在言语交际中起到不可低估的参与和影响作用。

谈话双方对于话题的选择与理解、某个观念的形成与改变、谈话的心理反应以及交谈结果,无不与场合有直接联系。

这就要求谈话者必须估计场合影响,并有意识地巧妙利用场合效应。

聪明人的故事:

1993年底,香港宝莲禅寺天坛大佛举行开光大典,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港督彭定康均应邀作主礼嘉宾。

仪式结束后,彭答记者问,指责我港澳办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并不是一份有特别吸引力的圣诞礼物”。

记者以此请周南发表意见,周南以“佛教的日子”为由不予评论,因为在宗教圣地,参加宗教仪式,双方展开外交争论是不合时宜的。

不料记者追问再三,周南顺口答道:“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功德无量,善哉!善哉!”

末了一句“阿弥陀佛”,引得在场者阵阵掌声和笑声。

老实人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长得眉清目秀,仪表不俗,可就是不会说话。

岳父去世,家人大恸,他以酒相慰,对内弟说:“好事成双,再饮一杯。”

朋友结婚,他前去祝贺,喜宴上他慷慨陈词:“凭咱哥们交情,下次你再结婚时我还来喝酒。”

满座人面面相觑,朋友哭笑不得,他却山吃海喝,浑然不觉。

因为这个年轻人说话太不合时宜,所以以后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情都不再欢迎他了。

·利用特定场合

讲话必须注意言语行为的特定场合。

不同的交际场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不可将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变成僵死的程式。

说话要注意场合。

老实人说话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一种拙劣表现。

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条件下生活的,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人、不同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

会上,与会同志和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做了热情洋溢且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

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尤多。

当轮到两位受欢迎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谢辞的时候,他们对大家的赞誉做了深情的感谢。

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

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并未就此打住,却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引发了感触,并做了颇为欠妥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话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得不是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

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

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种感伤的表情,会场中一下子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

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

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

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

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做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变得更加尴尬。

而在这一点上,大将军王震同志显然就做得很好。

有篇报告文学记载了王震同志帮助诗人艾青的感人故事,其间王震与艾青的几次谈话,很能说明特定的交际场合需要用特定的话语形式来表达。

1957年后期,王震找到被错划为右派的艾青,一见面就说:“老艾,我又爱你又恨你!你是不反对社会主义的,你是拥护真理的嘛!离开文艺界,你到我们那里去吧!”

艾青到了王震兵团所在的密山安定下来后,王震诚恳而严肃地对艾青说:“老艾呀,你要是搞不好,我是要骂你的。

等我死了你再写文章骂我!”

这些都是在背地里谈的话,在大庭广众之中说法又不一样了。

艾青刚到密山,参加向荒原进军的动员大会,王震站在卡车上对大家说:“有个大诗人,艾青,你们知道不知道?

他也来了,他是我的朋友。

他要歌颂你们,大家欢迎不欢迎呀?”

还有一次,艾青不在身边时,王震对农场领导说:“政治上要帮助老艾,赶快让他摘掉帽子,回到党内来。

要让他接近群众,了解战士。”

前两次讲话,均为个别交谈的场合,王震的话语既有信任,亦有批评,既有鼓励,也有严格要求,还不乏朋友间的坦诚直率。

后两例,交际场合为当事人不在场或大庭广众中。

话语更多热情、爱护与帮助,这对当时的艾青来说,真可谓久旱逢甘霖,使他一直半吊着的心安稳了,他觉得自己“开始了生命的新旅程”。

没有老将军这些恰如其分的讲话,或许就不会有艾青的新生,可见根据场合讲话有多么重要。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第一次出访加拿大,时值加拿大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一次,里根总统的演说被反美示威游行的人群打断。

只见里根总统面带笑容对陪同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他们是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双眉紧锁的特鲁多立刻眉开眼笑了。

里根高超的说话水平,故作曲解、否解,解脱了主人的窘迫,又体现了一位大国总统的胸襟与气度。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校方曾召开一次专门会议,无理削减一半经费,遭到了与会人员的反对。

校长林文庆不但不予理睬,反而阴阳怪气地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

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付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

他刚说完,鲁迅先生立即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叭”地一声“拍”到桌子上,铿锵有力地说:“我有钱,我有发言权!”

致使林文庆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鲁迅先生讲的“有钱”和林文庆说的“有钱”是两个概念,二者所包含的语意相差甚远,先生正是巧妙地利用交际环境造成的歧义,给林文庆当头棒喝,压下了他的气焰,打乱了他的阵脚,实现了当众讲话的特定目的。

·利用社会背景

讲话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社会之中,服务于社会活动。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使用语言,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又渗透在语言之中,制约着语言的运用。

社会文化背景情境,指社会场合,包括时间、地点、场合、气氛、事件背景、人事关系等。

文化环境指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与传统。

讲话时要善于运用这种社会大环境。

解放前夕,陈毅同志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可以预见,解放全中国已经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了!解放上海,更是指日可待!(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过不了几天(用生硬的上海话),阿拉这些土八路就可以到上海白相白相了!”

台下充满一片笑声。

切情切境,是成功讲话的重要条件。

陈毅元帅对当时报告的场景氛围的辩证运用,打破风格的表面统一,从而很好地适应了“行将进入上海”这一题旨情境,既出语幽默,又鼓舞人心,效果很好。

还有一些虽然不属于大的社会环境,诸如地点、实物,但它们一旦附属于某种社会力量所能施加影响的范围时,它就成了社会环境。

例如在国家级的外交谈判中,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谈判双方的领土上轮换举行,或者选择第三国作为谈判地点。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成为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朋友家里说话,总有一种客人心态,说话也总是显得拘谨一些,可在自己家里接待朋友,就无拘无束了。

这种主人心态,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优势,人们把它叫做“居家优势”。

以上是小地点形成社会大环境,有时地点的改变也可形成不同的小环境,从而有利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讲话,例如有些领导发现问题,往往请下属到自己办公室谈话。

办公室是上级办公的地方,下属来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上下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必须服从”的心态。

这样,本来是对等的谈话,因为地点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参与,就有利于一方,使对等的双方,变成主动与被动的两方。

主动一方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势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绝不是“以势压人”)。

以此类推,如果顾客与营业员发生纠纷,经理应巧妙地把顾客诱导进自己势力所能影响的范围--经理办公室。

这样既可以避免事态的扩大,也可以使这位顾客与围观者隔绝,避免接受人群中一些不良反应而进一步增强不满情绪。

所以,经理室实际上成了一个有利于处理问题的小社会环境。

反之,如果为了加强联络,增进信任和友谊,领导人员则应走出“领导效应区”,到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地区去,便于放开话题,无拘无束。

这类非语言因素,有时正像看不见的磁场,有着极其强大的特殊效应。

可见利用合适的社会背景发表讲话,可明显提高说话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有敏锐的思维和具有穿透力的眼光,洞悉社会大背景,并擅于利用眼前的实物、身处的地点营造有利于自己讲话的环境。

·利用自然情景

讲话时也要注意对何时何地等自然情景的运用。

自然情景语境则专指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

例如,人家办喜事,你便不能谈令人丧气的话题;人家悲痛时,应忌谈逗乐的话题。

大庭广众中演讲、报告,应谈与主题有关的话,不可玩世不恭潦草应付;散步聊天,则具有随意性,离题或许更有离题的乐趣。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增强说话效果,有时可以借用季候景物,诱发说听双方的共鸣。

如郭沫若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结尾的:

“春分已经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展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当时郭老卧病难起,作此书面发言。

这个发言一经宣读完,会场上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实况转播,又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郭沫若在这里运用“春天”这一季节环境,画龙点睛,效果显著。

讲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如时令、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不同而附上不同的情绪色彩。

若能结合自然情景组织话语,往往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适逢国家足球甲级联赛在天津举行,天津队参赛前正赶上下雨,李瑞环鼓励队员们说:“下雨了,你们要混水摸‘鱼’,要快传多射,千万别拖泥带水。”

李瑞环巧借场上下雨这一自然情境因素,或仿拟,或双关,话语风趣幽默,很好地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适当的场合提出适度的批评

穿衣要看天气,批评也要看场合。

不注意场合随意批评人的人,不仅会伤了对方的面子和自尊心,也会坏了自己的形象和威信。

批评下属一定要注意场合,而且不能像泼妇骂街。

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到上司斥责部属,不愿看到自己的同事被责骂。

当然,有的人会幸灾乐祸,但大部分的人会站在被责骂者一边。

有的人喜欢在众人面前斥责下属,并不是因为出于气愤,而是想经由这种方式向上级、客户或其他部属表明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某个下属办事不力造成的。

事实上,这种做法也是幼稚的。

如果你是领导,就得对这个部门的所有事务负起责任。

如果你一味强调自己不知情,只会使你在掩饰的同时,暴露出你的另一面缺失,那就是你管理不力,或你所主持制订的管理规则不健全。

更重要的是,你的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会让其他部属看了心寒,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自私、狭隘、没有器量的上司。

而且,如果一出了问题,你就把责任往下属身上推,拿下属做挡箭牌,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下属从此就有可能对任何工作都不再热心。

更要命的是,如果你的部属是一个脾气暴躁的急性子,他也许当场就和你针锋相对,大吵起来。

这时,他也许会把你一些见不得人的黑幕抖落出来,然后扬长而去。

当着那么多旁观者,谁的处境最尴尬?

最终还不是你丢了自己的面子。

因此,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即使你确定是下属犯的错误,也应该把他叫到办公室,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开展批评。

说话的大智慧:

西谚云:“从来就没有说错的话,只有说错了场合的话。”

因此,必须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