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雍正的锦鲤妃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9章(1 / 3)

作品:《雍正的锦鲤妃

四爷的小年糕

年若兰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竟然会时常做一些可怕的噩梦,当她从噩梦之中惊醒的时候,身上的寝衣早就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梦境之中的大多数事情年若兰都记不清楚了,却唯独记得她在梦中一次次突发心疾时那种恐慌与痛苦,因而,年若兰内心深处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确患有心疾之症。

她甚至有时还会因为惊恐发作引发心痛之症,令年若兰痛苦之余,越发担忧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忽然发病。

年若兰心里隐约明白她越是恐惧害怕、越是忧心忡忡,便会令她的病日益严重,于她而言没有半分益处。

因而,年若兰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心疾,即使在最疼爱她的父母和两位兄长面前,她也不会主动提起这件事情。

年若兰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刚才会在胤禛面前承认此事,她只是不愿因为她的隐瞒令胤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她这个病病殃殃的女人。

待她将来嫁入王府,胤禛迟早都会知道这件事情。她很怕胤禛知道实情以后,会因为她故意隐瞒此事而厌恶她。

想到胤禛将来知晓她有这样一个残破不堪的身子,认为她故意瞒骗他以后,会用厌恶和嫌弃的目光望着她,会生她的气不愿再理她,年若兰便觉得心里非常难受,刚才还粉嫩红润的脸颊如今已经变得苍白起来,盈盈水目之中甚至还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不安与委屈。

在年若兰心里,胤禛是除了她的家人以外对她最好的一个人,又曾经不止一次的救过她、帮过她,而且还会给她一种莫名的亲切熟悉之感,让她情不自禁的信任他。

虽然不知道胤禛心中究竟是如何看待她的,但她却已经将胤禛视为最重要的一个朋友了。即使她不会与他白头偕老,她也不想失去胤禛这位朋友。

胤禛见此情形,只觉得他的小姑娘实在是痴傻得令他心疼。

其实,早在康熙唤他去乾清宫告诉他这件事情以前,对年若兰格外关注的胤禛便早就已经命人将有关小姑娘的一切调查得一清二楚了,自然也知晓年若兰患有心疾、不宜嫁人产子一事。

可是,胤禛在知晓此事之后,不但没有因此厌恶嫌弃年若兰,反而对她更多了一份心疼与怜惜,心中更加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将小姑娘娶进府,放在他身边由他亲自照顾呵护,他才能够放心。

胤禛是一个感情内敛之人,在遇到年若兰之前,虽然府中已有妻妾子女,但却一直不曾对任何一个女人动心。

胤禛曾经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对一位女子说出那些肉麻兮兮的情话,此时刚刚看见年若兰面露委屈与不安,便连忙柔声安慰她道:

“人无完人,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的?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我只会更加疼惜你,以后也会好好的照顾你。

我根本不会在意你刚才所说的事情,更不会因此嫌弃你。你不要一个人胡思乱想,令自己平添烦恼。

再者,你的这个病只要好好调养,便不会有大碍。你放心,我又不是那等色*急之人,即使将来你入了府,我也不会迫你与我同房,做任何伤害你的身子或令你觉得害怕的事情,更不会让你冒险为我孕育子嗣。”

他的小姑娘年纪还小,情窦未开,他自然会慢慢的教会小姑娘该懂得的一切,带她一同领略巫山之欢、云*雨之乐,让她懂得何为男*欢女*爱、情痴爱*欲。

他要的是与年若兰灵犀相通、两情相悦,他不仅要小姑娘娇媚动人的身子,更要得到她那颗宝贵的真心,又岂会只利用若兰满足他的欲望,供他片刻的欢愉,而令小姑娘害怕他呢?

胤禛心中打算得虽好,但他这番心思年若兰却全然不知。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年若兰皆被父母兄长保护得太好了,从来也没有人与她详细说过男女之事。

因而,直到现在年若兰一直误认为与夫君同房的意思便是与夫君同睡在一间屋子里,至于夫妻之间具体要做些什么事,如何才能生出粉嫩可爱的小宝贝,年若兰便不得而知了。

年若兰原本也没打算要冒着性命危险怀孕产子,因而对这些事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奇心。

听闻胤禛说既不会迫她同房,也不会让她怀孕生子,年若兰越发放了心,认定胤禛的想法同她皆是一样的。

年若兰笑道:“王爷能这样想,如此体谅若兰,若兰便放心了!眼下既然皇上已经下了指婚的旨意,如此安排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待日后……”

年若兰正欲同胤禛细说自己嫁入雍亲王府为侧福晋以后的打算时,却忽见马车停了下来,而后便听见苏培盛在外面禀告道:“启禀主子,藕园已经到了。”

胤禛笑着对年若兰道:“你在宫中折腾了好几日,一定十分疲惫。如今既然已经到藕园了,我这便送你回去休息吧。”

胤禛一边说,一边亲手为年若兰带上了面纱,自己先踩着苏培盛放好的脚凳走下马车以后,方才回身将年若兰扶下了马车。

守在门口的几个小厮见自家小姐终于回来了,连忙过来向年若兰行礼请安,又有小厮一路飞奔进府内告诉管家与伺候年若兰的两位大丫鬟小姐回府了。

年若兰正欲感谢胤禛送她回家,并且向他告辞,不成想胤禛却道:“你的父母兄长如今都不在京城家中,你之前在宫中又病了几日,我不放心你自己一个人回去,还是我送你进去吧。

一会儿等太医院的刘院判到了,让他为你诊诊脉,确定你的身子并无大碍以后我再回王府。”

年若兰原本觉得胤禛将她从宫中接出来,又一路将她送到了藕园,这已经足够了,这会子听闻胤禛不仅要送她进去,还要再请太医院院判刘大人为她诊脉,不免有些心虚起来。

如今既然康熙已经下了圣旨,将她指婚给雍亲王做侧福晋了,虽然如今他们二人尚未完婚,但让胤禛送她进去倒也没什么。

年若兰担心的是刘大人身为太医院院判,医术自然比之前在宫里面为她诊脉的太医高明许多,倘刘大人为她诊过脉后发现了她出疹子的真正原因,会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年若兰指了指自己蒙着面纱的脸,尴尬的对胤禛笑道:“王爷方才也看见了,我脸上的疹子……已经好多了,恐怕不便请刘大人来藕园为我诊脉吧?”

胤禛笑着摆了摆手,安慰年若兰道:“刘大人的人品医术我都是信得过的,况且刘大人与我也算有些交情,请他过来为你诊脉,待他说你平安无恙之后,我才能放心。”

能得到康熙的赏识与看重,被册封为雍亲王,成为众位兄弟之中少数的几位亲王之一,胤禛向来思虑周全,从来不是鲁莽之人。

既然胤禛敢在此时请太医院院判刘声芳来藕园为年若兰诊脉,胤禛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胤禛自不会告诉年若兰他曾对刘声芳有救命之恩,因而,只要他嘱咐刘声芳一句话,刘声芳便不会对他人泄露年若兰的秘密。

年若兰对胤禛有种莫名的信任,既然胤禛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年若兰也不便不再坚持了,只乖巧柔顺的点了点头,柔声对胤禛道:“

既然王爷都已经安排好了,便按王爷的意思办吧。若兰多谢王爷关怀照顾,有劳王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