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洋震动(3 / 4)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而征召日期从承顺十五年二月份开始,预期持续半年左右。

按照海军的征召令,柳家全要把麾下的两艘福船、一艘刚服役的新式海船提前准备好。

此外柳家全参股的罗华造船厂也是接到了海军的命令,要加快在建的几艘新式海船的建造进度,确保在承顺十五年春天要陆续完工并交付。

尽管军方并没有透露为什么要大规模征召船只,但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军方肯定是要有大动作了,而且大概率是要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

要不然的话,军方没必要从各大贸易公司里征召这么多的船只。

毕竟寻常海上作战的话,军方自己的战舰就够用,用不着贸易公司里的那些武装商船,哪怕是小规模的登陆作战以及运输任务,海军也有自身的运输船队。

如今要大量征召各大贸易公司的武装商船,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行动规模将会是庞大无比的。

至少也是运输几万人作战兵力以及相应后勤物资的大行动,如此才需要动不动就征召数十艘武装商船。

柳家全心里对军方的这种征召其实也是有所抵触的……毕竟军方征召虽然会给补偿,但是只给基本的补偿,也就是船员薪资,基本的船只征用费用,但是数额并不多,只能保证被征召船只的日常维持费用而已。

但是对于贸易公司而言,贸易才是利澜所在,这一天不进行贸易就会有损失。

然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楚帝国的征召法律是非常严苛的,尤其是针对武装商船的征召条例是非常严苛的,谁敢不从那基本就是坐牢杀头的下场。

大楚帝国准许民间组建远洋贸易公司,并颁发专门的牌照,准许贸易公司拥有武装商船,除了让贸易公司自保外,就是为了能够在战争期间大量征召这些武装商船。

有的就有失,官方既然放开了贸易,放开了武装商船的限制,那么这些贸易公司自然就需要承担起来额外的责任。

而在有必要的时候接受军方的征召,就是最重要的责任。

之前大楚帝国在暹罗战役时期,也大规模征召了各贸易公司的商船,现在要打马来半岛了,自然会进行再一次的征召。

所以,柳家全虽然对军方的征召有所意见,但是也没敢违抗,而是乖乖的提前规划,把麾下的三艘武装商船都准备妥当,并在年春的时候正式接受了军方的征召,成为了运输第五师以及大量后勤物资的庞大船队的一部分。

除了柳家全的柳河贸易公司外,还有其他的贸易公司被征召,三大国企部直属的贸易公司为主。

光是这三家官办的贸易公司,就提供了总数四十七十艘武装商船,而这些武装商船都是中大型船只,大多数还是新式海船。

而其他的民间贸易公司,实力则是要弱小的多,基本只被征召了一艘或两艘,向柳河贸易公司这样被征召了三艘的都是比较少的。

这些被征召起来的武装商船,从国内各个港口满载物资或兵员启程南下,到了香港海军基地集合后,由海军的一支战舰舰队进行护送南下。

这个时候,南下的船队规模极为庞大,总数达到了一百多艘。

而在这支庞大的运输舰队之前,一支海军的主力舰队已经提前数天离开了香港海军基地进入了大海深处。

这支海军主力舰队,不仅仅拥有大楚帝国海军南洋舰队的主力,还临时从大楚帝国海军北洋舰队里抽调了大批主力舰。

为了统筹整合这支庞大的作战舰队,罗志学亲自授予该舰队为大楚帝国海军第一舰队的临时番号。

第一舰队编有一等战列舰两艘、三等战列舰十二艘、巡洋舰十八艘、护卫舰三十八艘、武装运输舰、维修舰、医疗舰、快速通讯舰等加起来也有十多艘。

这可以说是集中了大楚帝国海军精华的大多主力舰,所有船只都是新式主力战舰,战斗力杠杠的。

要知道如今的大楚帝国,建成服役的一等战列舰其实也才两艘而已,如今两艘都给派了出去。

而三等战列舰多一些,但是如今建成服役的一共也才十八艘,其中四艘还是过去几个月里因为战争即将爆发,帝国方面让造船厂加班加点赶工,这才及时建成并服役。

严格上来说,这四艘刚服役的战列舰还处于适航性训练当中,不具备完全的战斗力。

也就是说……大楚帝国海军里目前具备完全战斗力的三等战列舰,其实才十四艘。

而海军一口气派了十二艘出去,只留下两艘金陵级改进型战列舰,带着四艘新兵蛋子看家!

巡洋舰方面,虽然派出去的总数不多,但实际上派出去的十八艘巡洋舰,也都是大楚帝国的主力巡洋舰。

其中有四艘最新式的辽阳级一等巡洋舰,在是松江级一等巡洋舰的改进版本,松江级一等巡洋舰建造了六艘后,海军方面觉得火力太薄弱了,毕竟其主炮口径才一百三十毫米,穿透能力有限,对上战列舰杀伤能力严重不足。

此外远洋适航性也不是太好,远洋长时间部署对水兵们而言很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