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西班牙人眼中的松江雾霾香又醇(4 / 5)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想想自己连农具都无法自产,只能找楚国人进口,再看看人家楚国……却是有整个城市无数的工厂,工厂多到甚至让工厂冒出来的烟把整个城市都给遮蔽了!

这种差距如何不让人绝望!

国力,文化,这些东西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楚国人对那些土著国家的文化艺术作品没啥兴趣,顶多看个新奇的原因。

如果不是罗志学想要搜集全球各地的文化艺术作品,搞个博物馆用来满足自己的一些恶趣味,楚国人甚至都不会去专门收集这些土著艺术作品。

而这样的搜集行为,也导致了罗志学在锡兰岛上看到的所谓传统土著艺术建筑,很多都是破破烂烂的。

不过罗志学却是依旧很有兴趣的看着……这些破烂的土著艺术建筑,某种程度上就是大楚帝国强大的象征!

没点实力,你哪能在全球搞掠夺,搞破坏啊!

当然,也就看个新奇而已,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罗志学也算是结束了这一次在锡兰岛里的内陆视察之路,很快乘坐御用专列返回科伦坡。

随后,罗志学乘坐皇家公主号,跨过海峡抵达印南省的省府科钦。

在科钦城里,罗志学又主持召开了周边地区地方官员的多场会议,重点谈及了印度半岛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帝国全球经济体系上的作用。

再一次强调了印度半岛地区的重要作用,要争取进行更大程度的农业开发,为国人提供更多的粮食以及其他经济农作物,要重点开发,扩大当地的棉花种植面积。

如今的印度半岛地区,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就是粮食、棉花这两大农作物的供应基地,楚国人在整个印度半岛上开辟了大量的种植园,以种植粮食和棉花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农作物,同时这些大型种植园往往也会养殖牛羊马等牲口。

同时也出产一些矿产。

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印度半岛成为了重要的农作物供应地,而这一点大楚帝国还是比较看重的。

每年大楚帝国都要从印度半岛地区里进口大量的各种农作物以及畜牧产品还有矿产品,用以满足本土地区的庞大消耗。

同时,这些地方还有大量的人口,大量的人口才能消费大量的工业产品,进而形成经济循环!

印度半岛和欧洲,这两大片地方的各种农畜矿产出以及当地大量人口的工业产品消费,是维持大楚帝国所谓全球经济的重要一部分。

因此大楚帝国对印度半岛地区还是比较重视的,召见印度半岛地区里的文武地方官员的时候,重点谈及的就是当地的资源开发以及贸易事务。

至于其他的倒是比较少说了,并且罗志学也没有兴趣在印度大地上进行内陆视察……当地交通设施也比较落后,也不适合进行横穿整个印度大陆的考察。

毕竟哪怕是直辖的印南省,其实铁路也没多少……一共也就六百多公里而已,总铁路里程还不如锡兰省呢。

至于除了印南省的其他印度半岛地方……小规模的直辖领地也没必要去,至于行政领地乃至殖民地,这些地方也不会去。

这一次海外视察,是不会去那些行政领地的,更别说那些土著藩属国,保护国区域了。

这些地方虽然也属于大楚帝国控制,但是当地土著人数太多,存在诸多潜在的麻烦。

很多危险不是说你想要避免就一定能避免的,哪怕防范措施做得再好,也有可能阴沟里翻船的。

人家土著手里,也是有线膛枪的……万一被那个土著找到机会,几百米外给罗志学来一枪,岂不是要完蛋。

大楚帝国的线膛武器虽然有严格的出口管制,但实际上禁制的都是大规模的出口,而一些零散的走私一直都很难避免。

帝国太大,楚国人也太多……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其中不少楚国人为了利益一直都偷偷摸摸的把线膛武器走私出口到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