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蹴鞠冠军赛(2 / 2)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当代楚军的步兵们,实际作战的时候一个步兵班通常会分成三个战斗小组,班长率领一个战斗组正面火力压制掩护,两个资深士官的组长各自率领一个战斗小组进行运动迂回。

基本上正面火力压制,两翼或单翼迂回侧击的这种迂回战术,乃是楚军里步兵的基本战术,下到步兵班上到步兵师,基本都这么玩……而且是从装备单发线膛步枪到现在,一直玩了二十多年了。

这种迂回战术怎么说呢,四个字可以形容:简单有效。

这种步兵班里的三个战斗组的形态,也被直接引用到了蹴鞠比赛里……蹴鞠比赛里的时候,士兵们是直接以战斗组的模式展开,形成前中后三组,用于进攻,纠缠以及防守等。

因此大楚帝国里的蹴鞠运动,是受到了军队的深刻影响的,尤其是早期,即三十年代之前的蹴鞠运动,那几乎就是很纯粹的军事运动,和娱乐体育没啥太大关系。

等到三十年代的时候,罗志学在看过了军队里蹴鞠比赛后,效仿里记忆里的足球赛事,引导制定了一系列的新规则,让楚军里的蹴鞠运动更偏向于后世的现代足球,在对抗中增加一定的娱乐。

这也是导致了蹴鞠运动从军队里向民间迅速蔓延。

尤其是充气橡胶和皮革相结合的现代化足球被研发出来后,蹴鞠运动迅速在民间里普及,并成为了诸多孩子们的日常娱乐、

随着时间的过去,在进入四十年代后开始出现一些业余性质的蹴鞠俱乐部,以学校,企业等为主体,组织了大量的业余性质的蹴鞠俱乐部并举办一些比赛。

这个过程里,蹴鞠运动也逐步迎来了商业化……因为人们喜欢看这种对抗比较激烈的运动,而且看的人还不少,部分脑子灵活的蹴鞠从业者发

现,自己可以通过举办比赛来获得门票收入。

前期少数俱乐部试水成功后,后续出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蹴鞠俱乐部并进行商业化运行……为了举办比例,临近地区里的蹴鞠俱乐部们会达成协议,定期举办比赛用来吸引观众收入门票。

这,就是大楚帝国里蹴鞠运动职业化,商业化的起源!

等到后面,因为蹴鞠运动的广泛展开,同时又因为比赛会汇集大量人员集中,为了有效管理,预防事故等,礼教部下属的文娱司下属的体育处内设立了蹴鞠办公室,旨在完善发展蹴鞠运动。

该办公室和多家蹴鞠比赛运营企业以及大量俱乐部进行了商谈后,最终明确统一的蹴鞠规则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设立多个统一,不同层次的比赛项目。

b不过这种管理,只是行政上的管理而已……至于说俱乐部运营之类的和他们没关系,比如说比赛的举办以及管理都和他们没啥关系。

蹴鞠俱乐部们只是接受该办公室所提倡的一些统一蹴鞠比赛规则之类的而已。

至于具体的比赛和运营,依旧由各蹴鞠运营公司来负责,这些蹴鞠运营公司实际上都是某一地区里的众多蹴鞠俱乐部们共同出资成立,用于规划制定比赛。

至于为什么不是蹴鞠办公室里直接规划管理比赛……你一个官方机构过来搞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行业规则还行,但是想要对人家企业的运营指手画脚,人家会让你直接滚蛋的……

因此当代大楚帝国里的蹴鞠职业赛事,是非常纯粹的商业化项目……由各地区里的众多俱乐部一起出资组建的蹴鞠运营公司进行运营,规划比赛。

而俱乐部要是觉得不满意了,也可以随时退出然后加入其他的运营公司。

如今影响力比较大的蹴鞠运营公司所运营的赛事,有"泛江南蹴鞠联赛",分成了甲乙丙三级赛事,此外比较出名的还有华南蹴鞠大奖赛,北方蹴鞠职业联赛,中部蹴鞠职业联赛

基本上都是以地区为划分……毕竟俱乐部之间距离太远的话,也办不了比赛,因此都是遵循就近原则。

而在这些比较大的赛事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影响不大的赛事。

大楚帝国里的蹴鞠运营公司,到目前为止可是有足足三十多家呢……这意味着整个帝国范围内,实际存在着三十多家相互独立的蹴鞠赛事。

这三十多家蹴鞠赛事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彼此间没有什么关系,各自也都有不等层次的赛事,甚至彼此间的蹴鞠比赛规则都有不同,运营模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毕竟你不能指望一家在美洲的蹴鞠俱乐部,然后和你在东亚地区的蹴鞠俱乐部参加同一个日常赛事不是……距离是硬伤,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蹴鞠运动的持续展开,蹴鞠市场的扩大……主要是一些顶级的蹴鞠俱乐部们想要开拓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收入。

因此东亚,南亚等地区里的十多家联赛进行了协商后,由十多家联赛运营公司一起出资组建了"大楚帝国蹴鞠冠军联赛公司",用来管理运营蹴鞠冠军联赛。

其参赛球队都是从各联赛里挑选排名前列的顶级球队,然后进行淘汰赛,争夺最后的冠军。

这项比赛,也被认为是含金量最高,同时也是商业价值最大的赛事……别的不说,光是奖金就有好几万楚元呢。

而除了比赛奖金外,还有更多的是门票收入……一场比赛动不动就是好几万观看,而常规比赛里门票价格大概在数十分到一百多分不等,而冠军赛的门票价格更高,普通座位甚至都能够卖到两三百分。

这样下来,每场比赛能够获得一两千楚元的门票收入呢。

可别觉得

这几万楚元的奖金,一两千楚元的门票收入少……要知道这可是金本位下的楚元,1楚元能兑换35克黄金呢。

b而且也别看那些大企业比如五大汽车公司虽然动不动就是几百万的投资,数百万的研发投入,营收几千万甚至破亿……但是这样的公司在大楚帝国里也没多少啊。

大部分企业的一年营收实际上也是几万几十万左右而已。

在大楚帝国的现实社会里,普通人身边如果有个万把身价的人,那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属于大部分人眼中的有钱人了。

如果身价超过十万,那妥妥的可以说一声是富豪,在一些小地方里都算得上是大老板。

至于百万富翁……这种级别的富豪,普通人你只能在报纸上看见!

在当代的大楚帝国里,楚元还是非常值钱的……哪怕是生产力越来越高,但是金本位的缘故也没有让楚元变的贬值了。

甚至从宏观经济去看,实际上楚元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还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通货紧缩呢……也就是楚元变的更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