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71章 十年前的历史重演(2 / 5)

作品:《三国之西凉兵王

段颎极为强硬,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将皇甫规永久性的踢出了凉州,他也与小老虎似的,再次统领汉兵后,连连追杀的作乱羌人上天入地乱跑,延熹八年(165年)时,仅这一年俘获的牛羊就超过八百万头,永康元年(167年)时,斩作乱羌人主帅,凉州羌乱渐平,而这一年就是段颎荐举张奂为帅的一年,主要剿灭贼军主帅的一战就是张奂打的。

张奂在面对凉州羌人造反时,初时采用的是与皇甫规一样的做法,是招抚,但这引起了段颎极大的不满,甚至对张奂发出了死亡威胁。

段颎担任护羌校尉时,凉州刺史郭闳多方掣肘……刺史与实际治理地方大吏的太守不同,刺史多是御史、议郎之类的监督官吏担任,是监督各郡太守不法大吏,是清流官吏中一员,而太傅陈蕃就是天下清流党人领袖,也或许因郭闳的原因,因清流党人对段颎的掣肘缘故,段颎转而彻底投靠了内廷宦官,以此获得宦官们的倾力支持,获得凉州战场的绝对指挥权,这与后来的戚继光投靠“严党”后,以此获得剿倭自主指挥权情况差不多,朝堂上内外廷激烈争斗,若不能获得一方倾力支持,不死在凉州就不错了,更别说剿灭羌人作乱。

当然了,这些都是董虎的私下里猜测,毕竟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但他能够想明白张奂因何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逼迫大将军窦武自杀,张奂再牛,他在军中的威望也比不过段颎,即便张奂大胜归朝献俘,他若敢不遵军令镇压大将军窦武,段颎只需一句话语,即便张奂长了十颗脑袋也会被军卒砍了,这些兵卒跟着段颎的时间可比张奂时间长多了,更何况司马董卓本就是段颎名下将领,是段颎推荐给张奂的将领。

袁隗是朝中老臣,这些事情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对里面的事情最是清楚明了,当日大将军窦武看似是帝国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然而当时的大汉朝正在与凉州羌人打一场战争,这场长达十年战争不仅花费了帝国几百万万钱,也造就了一个不是大将军胜似大将军的太尉段颎。

段颎投靠了内廷宦官,张奂若不想死就只能听令逼死大将军窦武自杀,也因大将军窦武身死,太傅陈蕃和诸多清流党人也跟着身死族灭,外廷文武因此遭受重创。

凉州战争结束了,兵卒散去了,段颎也在之后的十年里逐渐失去了力量,以至于被司隶校尉阳球弄死在了监牢里,若是在延熹年间时候,别说阳球抓捕段颎了,段颎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把阳球全家剁碎了,背后有精锐兵马,有内廷宦官们的支持,即便位比三公的司隶校尉,要弄死也只是歪歪嘴的事情。

袁隗、董卓都是当年事情的见证者,董卓说起当年张奂逼死大将军窦武自杀的事情,袁隗就知道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意思。

董卓手里有足够多的兵马,他若选择了宦官,那就与当年段颎投靠内廷一样,照样也可以让胡三成为另一个张奂,重演一回逼迫大将军何进自杀戏码,也照样可以干掉了他四世三公的袁家。

威胁话语说了出来,董卓却未提到自己想要的条件,但他将陈年旧事摆了出来,袁隗也就知道了他想要的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