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潘安的科举路潘安 / 章节正文阅读

106、殿试(上)(2 / 3)

作品:《潘安的科举路潘安

“尔多士其扬榷陈之:君人之道,子育为心,虽深居九重,而虑周亿兆,民间疾苦,惟守令之最真。汉以六条察二千石,而以察令之权寄之于守,此与今制用意无殊。而循良之绩,今不如古,粉饰欺蔽之习,何以杜之?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闻见,陶成之责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何道之从?凡此皆体国之宏纲,济时之要政也。多士博览古今,通经致用,其各真言无隐,朕将亲览焉。”

就是让考生说说发展政治、农业、经济、教育等等方面的国策,这道题很对潘安的胃口,他有前世经验做基础,对于朝代兴替的历史有个大致了解,这种框架很大不用把点子细致深写,只需大致提个思路稍微写写就可以,对于他这种穿越人士思维比较开阔,见的多,大方面可以说出一二三四五六七,简直有说不完的话。

但是这是在殿试,有时间限制,因此他结合现在的国情,挑出了几条比较新奇,实用且见效快的实策,有的建议写的十分大胆,触动了许多蛋糕顶层人物的利益,但这是殿试,建议又不见得会被采纳,比他写的大胆的多了,不够大胆不够出彩又怎么能够脱颖而出,他只要打动坐在最上面的那个人就够了。

潘安答题思路很通畅,写的十分顺,精神非常集中,以至于他都没看到皇帝在他身边路过的时候盯着他的脸看了好一会儿。

如果潘安看到的话,或许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贞操而影响他接下来的答题。

虽然潘安答题已经很顺了,但是在遣词造句上他很是斟酌了一番,因此他并不是第一批交卷的人,布凡小少年作为此次会试头名也是第一个交卷的,可以说这风头出的很是嚣张了。

交卷之后就是阅卷,此时考试结束也不过相当于现代的上午九点,一共三百左右份的试卷有二十多位学士一起阅卷,除了要分出等以外还要挑出最优秀的十份呈给皇帝陛下,让皇帝陛下点一甲。

接下来要忙活的就是各位大学士了,他们直接被领到偏殿等候,虽然是有茶水上来,但是因为人数太多,大家目前都处于极度焦虑到双目无神的状态,这茶水喝的人也不多,这不喝茶的人里面也不排除一些怕去上茅厕有失仪态的人。

潘安从早上起来后就没敢怎么喝水,也没吃太多食物,毕竟殿试之时你要是想上厕所影响了考试状态是小,上茅房的时候要是和来巡视的皇帝陛下撞上那给陛下的印象可想而知。

但是别说,还真有一些排名靠后的考生觉得自己要想得到陛下青睐指望文章是没戏了,就想另辟蹊径,要是出去上茅房的时候撞上陛下,能得一声询问让陛下对自己有个印象也不错啊。

因此在这短短的一个时辰之中就有十数位考生去上茅房,不过能得陛下垂问的一个也没,算盘是白打了。

在偏殿呆了近一个时辰,众人对于当下的情况适应了不少,焦虑的心情算是稍稍缓解,开始三五成群的小声议论。潘安的身边自然是聚了布凡和王钰,不知什么原因方永并没有往潘安身边来,他最近交际圈挺广,潘安看他去了几个世家子弟的方向,就知道方永无意过来与自己交谈,他也识趣不去打扰。

不过因为布凡和潘安的名次都靠前,布凡身为第一名被点为状元的可能性又很高,往他们身边凑的人也不少,布凡在外人面前很有孤高文士的风范,看起来像个恃才傲物的少年天才,表现得有点生人勿进,因此长相极为出挑,气质看起来比较温和的潘安就成了他们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