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缺钱了就搞呗(求收藏、推荐、月票)(2 / 2)

作品:《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大明的酿酒工艺和蒸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主要还是以葡萄、桑葚、红枣、荔枝等果酒为主,其次才是米酒、黄酒、白酒,这些酒因为耗费粮食太多,朝廷时不时会颁发禁酒令,禁止用粮食酿酒。

果酒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涩、酸,而甘油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用一定比例的甘油调和之后,会去除这个味道。

三爷爷听了秦睿的介绍之后,不明白秦睿的意思,就用眼看着秦睿。

秦睿一直在犹豫,是把造肥皂的技术卖掉还是自己做,各有利弊:自己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但好处显而易见,会有源源不断的钱流入;卖掉技术,可以瞬间得到大笔钱,省力省时,劣势就是一次性买卖。

秦家的人不可能总是靠着秦睿,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秦睿也在逐步的规划,但有些事牵扯到方方面面,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秦睿把自己所思所想,一一讲给了三爷爷,三爷爷也是沉吟良久。事有轻重缓急,人有亲疏远近,三爷爷久经风霜,自然懂得这些道理。

秦睿能这么想也是未雨绸缪,秦家目前看上去很和睦,那是因为一切都是秦睿给的,等秦家人上手,介入了一些生意之后,就会产生心里不平衡,凭什么我拼死拼活出力,钱都被你挣了。一旦有心里不平衡,就会产生裂缝,轻则偷奸耍滑,损公肥私;重则父子成仇,兄弟反目。

偷奸耍滑、损公肥私秦睿倒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要是到了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就不是秦睿所期望的了。人性本就是自私的,这不是空话,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一个饿极了的人,看到吃的就去抢,站在他的立场上,吃的就是命,什么礼义廉耻都不重要,命才是最重要的;站在食物拥有者的角度上,挨饿的人就是强盗、土匪;而旁观者有人觉得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有人站在道德高度批判挨饿的人穷凶极恶,或者食物拥有者为富不仁。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人说“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也有人说“敌之仇酋,我之英雄”,还有人说“彼之蜜糖,汝之砒霜”。秦睿今天给了秦家人优渥的生活条件,未必他日就没有人抱怨。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情世故。

“三爷爷,您觉得是一把捞好,还是安排给一家去做?”秦睿将难题扔给了三爷爷。

论亲,血缘上秦长娟最亲,这是亲姑姑。但对秦睿来说,是完全不搭嘎的亲姑姑,因为没有什么感情。想让他们之间培养感情,那也得经年累月,不过以40岁灵魂的秦睿来看,这个难度很大,他经历的人生,他看到的人性,他遇到的人情,都决定了他不会轻易付出。

秦仁孝、秦仁礼两位完全是沾了三爷爷的光,至于还有三位没见面的姑姑,这个秦睿还不能说话。

秦睿想培养的嫡系,是跟他年纪差不多大小的,没经历过什么人情世故,心思还比较单纯一些的兄弟们,至于姐妹,先看造化吧。

第一个秦兴文已经送到了家具厂,虽然先从记账开始做起来,但在秦睿的规划中,至少家具厂中会有秦兴文的一部分。其他的都太小,王子安也只有16岁,现在让他出去,以后前途有限。

三爷爷也知道家里的情况,他也有私心,希望自己的儿孙以后能够出人头地,这样他也脸上有光。但自家孩子啥德行,他心里也清楚,第二代中,秦仁孝顶多也就是个出力的人,让他当老板做生意,估计最后能把闺女卖了还债;秦仁礼虽然待人接物方面还可以,但眼光与思路,还是小农思想,守成有余,创业不足。第三代年龄都还小,没有成家呢。

三爷爷也陷入了思索中。!--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