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邸报上的舆论战(2 / 2)

作品:《我在古代开书坊(系统)

??只不过,陈燧梦里是明黄帐底,温香软玉。

??宋凌霄梦里是腥风血雨,枪炮齐鸣,反贼陈燧一出城门,就被乱箭射成了刺猬,而他在一边撕心裂肺的哭丧。

??两人都度过了一个梦境内容相当激烈的夜晚,第二天早晨醒来时,都有点没精打采。

??“所以我说不应该睡一边。”宋凌霄事后总结道。

??“你和你爹不是睡一边么?”陈燧沉默了片刻,说道。

??他这话不是问句,而是陈述句。

??“那又怎么样!”宋凌霄恼火地说,“我就喜欢和我爹睡!我就是这么幼稚!”

??“说明你并不抗拒和人睡一边,”陈燧压根没搭他那茬,继续洗脑他,“以后也跟我睡一边,听到了吗?”

??宋凌霄:“……”

??哎,所以说幼稚的不是他吧。

??宋凌霄想道,真正幼稚的是陈燧,这么大人了,竟然还喜欢和小伙伴睡一起,可能是太孤独了吧,哎,皇室子弟,高处不胜寒啊,不容易不容易,算了,看在陈燧就快要为国出征的份上,不要杠他了。

??“……行吧。”宋凌霄敷衍地说。

??陈燧转过身去,一边穿衣服,一边扬起了嘴角。

??……

??就在凌霄书坊的员工们享受着曲池苑完美早餐的同时。

??清流书坊正在兢兢业业地给他们的对手挖坑。

??嵇清持一大早就召集来一大批笔杆子非常厉害的文士,将他们带到堆满《绣像本第一奇书》的仓库前。

??“嵇坊主,您这是——”

??文士们早就听说了清流书坊和凌霄书坊不合的事情,自然不会以为嵇清持是来送他们竞争对手的签名书的。

??“诸位,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关于这本《绣像本第一奇书》,这本书诲淫诲盗,污浊不堪,家传户到,坏人心术,”嵇清持冷着脸,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希望诸位文人队里的侠客,能够仗笔执言,对这本秽书进行深入的批判,最好能让那些沉迷秽书不能自拔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哪一位的文章能够达到这样清夜闻钟、当头棒喝的效果,我将免费为他提供一次在我们清流书坊出书的机会,而且,他的文章,也将刊登在第二天的邸报上。”

??没错,没人说只有凌霄书坊能搞到礼部的关系,把《金樽雪》发表在邸报上,来扩大影响力。

??他们清流书坊也有的是人脉,同样可以在邸报上发表文章,抨击《绣像本第一奇书》。

??“我已经跟礼部的人谈好了,邸报副刊正好缺稿子,不管是小说还是评论文章,都可以上。”嵇清持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充满诱惑力的声音说,“你们知道在邸报上发表文章,有什么好处吧?这份邸报,可是上至内阁,下至地方官员,人手一份,每日必读的官方报纸。”

??那必然是扬名立万了啊!

??这群文士除了笔杆子厉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得志。

??他们大多不是科甲出身,没有过硬的资本,仕途走得很不顺畅,又不甘心外派成为地方官。

??他们聚拢在京州城,就是为了寻找机会,就像盘旋在美食周围的苍蝇,为了沾点油腥可以不顾一切。

??“嵇坊主果然大气。”文士们拱了拱手,也不废话,各自拿走一本《绣像本第一奇书》,回去研究毁谤之词。

??想要毁掉一本书,最好的方式不是举报它,而是——操纵舆论,歪曲事实,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它避之不及。

??……

??这群文士在写正经文章方面的才华不怎么样,但是在挑刺、泼脏水上的急智则是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半个白天的功夫,毁谤文章已如雪花片一般纷纷送到了嵇清持的书桌上,在这些文士的带动下,他们周围有点坏点子、有点文笔的狐朋狗友也加入到写文章批判《绣像本第一奇书》的队伍之中,就像一只蟑螂出没的地方,总是埋伏着另外9999只蟑螂一样,这些臭味相投的文士总是成群结队地生存,抱团地出现。

??嵇清持心情愉快地浏览着一篇篇毁谤文章,手指节奏轻快地叩着桌沿,他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一招,是啊,何必清流书坊亲自出面呢,只要在后面“淈其泥而扬其波”就行了啊!

??“帮我约一下荟珍阁的位置,大堂就行,”嵇清持叫来家仆,吩咐道,“我晚上要请礼部唐侍郎在荟珍阁吃饭,菜点上八个,捡着贵的点。”

??“是。”家仆领命而去。

??当晚,嵇清持和唐侍郎在荟珍阁相谈甚欢,嵇清持向唐侍郎表示了想要邀请他去清流书院讲学的意向,唐侍郎谦虚了两句,还是接受了嵇清持的邀请。

??接着,嵇清持提出他的请求,也就是在邸报发布一些评论文章的建议。

??唐侍郎对嵇清持的提议大加赞许,说如果能够引入更多观点,表达一些有见地的批评,对于邸报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它是官方主办的报纸,不能完全办成娱乐性质的东西,否则,朝廷的面子往哪里摆。

??两人一拍即合,由嵇清持拿出十篇评论文章,给唐侍郎筛选,唐侍郎当场拍板说十篇都可以上,他现在就拿回去,把这些题目犀利、文辞尖锐、很有议论性的文章发给刻坊。

??“我们确实是要有一些尖锐的观点的,”唐侍郎一副理客中的样子,双手交叉放在桌上,一本正经地说道,“什么是文化副刊,不是一言堂,而是众家之言,各种声音都要听一听。”

??嵇清持含笑点了点头:“唐侍郎这么说,嵇某就放心了,只是,唐侍郎千万要小心小人从中作梗,刊登这些评论的事,最好不要事先泄露了风声……比如你的那位同僚,我记得是姓崔还是什么的,他似乎跟凌霄书坊走得很近。”

??一提到这半年来因为办好了邸报文化副刊,而在尚书大人面前大出风头的崔文,唐侍郎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崔文不过区区一个主事,干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竟然也值得尚书大人高看一眼。

??“嵇坊主,你放心,唐某毕竟还是个侍郎,挂名的侍郎,也要比那会玩弄权术的主事,强上一些吧。”唐侍郎阴阳怪气地说道。

??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此刻,唐侍郎和嵇清持的友谊又实现了新一层的升华。

??……

??六月二十日,《绣像本第一奇书》上市第三天。

??京州邸报文化副刊突然以整版刊登出十篇批判文章,题目黑字加粗,触目惊心,措辞辛辣,将矛头直指凌霄书坊,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第一篇是从《绣像本第一奇书》错误的伦理观念入手,从主角的行事作风,到配角的私德关系,统统批判了一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喜欢看这样的人物的读者,肯定也是私德败坏,品性不堪之辈,若是你身边有人拿着一本《绣像本第一奇书》在津津有味地阅读,那你就要小心了,他可能就是下一个黑心奸商王东楼!下一个杀夫毒妇银娘!

??第二篇的切入角度则软上一些,好像是来寻求认同感的,开篇就以一种迷惑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发现最近市面上有一本叫《绣像本第一奇书》的小说卖得很好,他出于好奇心,还有不想在潮流上落后于其他人的虚荣心,也购买了一本《绣像本第一奇书》,结果一看,并没有吹的那么好,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宣传这本书,如果真的看过的人,绝对不会说它好,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作者还引用了几段《绣像本第一奇书》中流水账一样的描述情节,最后无辜地发问: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吗?

??第三篇更加别出心裁,是以标准八股文的体例写成的,破题承题这两句,完全就是无差别地图炮,将喜欢通俗小说的读者狠批了一通,作者的口气就像想给所有读者当爹一样。确实,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会感觉到那种居高临下,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爹味,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你这不孝子,看得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第四篇则循循善诱,以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的口吻,讲述了她丈夫自从开始看通俗小说之后,种种突破伦常、不务正业的荒诞行为,给她带来了多少困扰,给家庭带来了多少负担,又给自己的前途带来了多少厄运,这位作者显然是想学屈原的《离骚》,婉转讽谏,可是学的不伦不类,看完全篇,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烦死人的大妈在不停改变句式,用排比、对仗、暗语、拟人等等手法回旋重复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

??第五篇分析了《绣像本第一奇书》的读者群体画像,说他们都是些时间不值钱的下等人,真正的成功人士,应该利用闲暇时间来提升自己,或者打入更高水平的交际圈,绝对不会选择看小说这等消磨时间又无助于自身增值的行为。这一篇的作者还提到了《金樽雪》,并且进行了无差别扫射。

??第六篇从青少年健康方面批判了《绣像本第一奇书》,正所谓小卤怡情,大卤伤神,强卤灰飞烟灭……不得不说,这篇是十篇里最有道理的一篇,虽然形式逻辑上看起来有些混乱。

??第七篇认为《绣像本第一奇书》完全是一本莫名其妙的书,写商人后宅里的女人,女人的事情有什么好写的,完全不明白,历史上有那么多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还没写过,这些雕虫为乐的小说作者就盯着婆婆妈妈的事情写,格局太小,眼界太窄!请问大兆的京州,还有哪位小说作者,能写出《三国演义》那样大格局的作品?

??第八篇……

??第九篇……

??第十篇……

??一大早,崔主事就拿着六月二十日的邸报冲到了宋府门口。

??“你们宋公子呢?宋公子呢?我有急事找他!”崔主事惊慌失措地扒在门上叫道。

??“您等等,我们公子应该还没去国子监,我这就进去通传!”门子是见过这位崔主事的,知道他和他们小公子关系不错,急忙进去报信。

??很快,宋凌霄便踩着两只鞋,匆匆忙忙跑出来:“崔主事!您怎么一大早就来找我,是又有人举报我吗?”

??崔主事擦了把汗,将邸报递到宋凌霄面前,说道:“你快看看这个。”

??宋凌霄将邸报展开一看,顿时愣住。

??崔主事以为他是受到打击,一时半会说不出话来,急忙解释道:“这些绝对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写的,故意要毁你们的新书,昨天预排版的时候,我都看了副刊上的内容,是一篇《金樽雪》的续书故事,绝对不是这些内容!肯定是部里有人被买通了,故意做下这一版内容,要抹黑你们《绣像本第一奇书》啊!你看看,你看看,这些话,说得多气人啊!根本就是颠倒黑白!”

??宋凌霄摸了摸下巴,似乎在思考什么,一时间没有说话。

??“宋公子,你说现在怎么办?要撤回肯定是来不及了,唉,都怪我疏漏!”崔主事急得手直抖。

??“这份邸报可不可以留给我看看?”宋凌霄突然说话了,说的却不是崔主事想象中的内容,宋凌霄十分心平气和,仿佛根本没有被邸报上的文章激怒。

??“可……可以……”崔主事迟疑地打量着宋凌霄,“宋公子,你就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吗?”

??宋凌霄不疾不徐道:“既然不能撤回,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啦。”

??“你、你就不生气吗??”崔主事脸都气红了,“任谁看了这样的文章,都不会想买《绣像本第一奇书》了吧!”

??“那倒不一定。”宋凌霄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您知道什么叫做炒作吗?”

??“什么炒作?”崔主事一脸懵逼。

??“炒作就是,不吵不红,越吵越红,通过非常规手段激起人们心中的负面情绪,从而达到突破固有读者圈层的效果。”宋凌霄笑道,“既然已经有人给我搭了梯子,你说我怎么能不借势出墙呢?”

??崔主事迷惑,敢情被人口诛笔伐,还成了好事了?

??“其实说实话,《银鉴月》传播到现在,基本上想看的也都看了,已经达到了饱和,如果还想在销售上再创新高,就必须突破圈层。”宋凌霄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色,“也就是说,让那些本来就很抵触这个故事的人,重新认识这个故事。”

??“可是,他们本来就很抵触,肯定不会接受任何关于这本书的消息啊——”崔主事忽然明白了,他张开嘴巴,看向宋凌霄,“你的意思是——”

??“他们会去听反对的声音、挑刺的声音、批判的声音,”宋凌霄成竹在胸地说道,“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现在,突破圈层的读者已经把目光投射到这份邸报上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读者,找出我们书里可能被他们接受的卖点,包装成明贬实褒的文章,继续发布在邸报上。”

??崔主事恍然,连连抚掌:“这招真是高啊,不过,这种文章应该不容易写吧。”

??“是不容易写,炒作翻车的情况很多啊,不过,我对我们的书有信心,这本书的好处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让我回去想一想,这份邸报我就拿走啦。”宋凌霄冲崔主事扬了扬手里的邸报。

??目送宋凌霄步履轻快地跑进府里,崔主事不由得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宋凌霄的心态还是挺好的。

??可是,他的心态就没有那么好了,这一整版的文章刊登出来,恐怕他以后就没法再在文化副刊上登小说了。

??想到蒸蒸日上的事业,就这样中途陨落,崔主事心中不由得生出沮丧之意。

??可恨啊,都怪他没有盯紧!

??……

??宋凌霄的心突突跳着,其实,他也不算有十全的信心,就一定能吵好这一架。

??但是,他毕竟是凌霄书坊的坊主,在崔主事面前,他决不能露出一点怯色,他必须有办法,他必须胜券在握。

??这样,才能给他的合作伙伴们以信心,才能让他的人安心做事。

??他跑到崔主事看不到的地方,再次打开邸报,浏览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标题。

??如果不是他从头到尾把《绣像本第一奇书》看过好多遍,他也许就会真的被这些题目影响到,真的会产生偏见。

??这些批判文章的出发点表面上看来是批判一本小说,其实是在污名化《绣像本第一奇书》的读者群体,它们和一般的文学批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分析文本本身太少,对读者、作者和相关人员的恶意猜测太多,这种诋毁,会使人们因为怕被牵连到而主动与《绣像本第一奇书》划清界限,毕竟一个人的名誉、品味、水准,这些东西,肯定是要比一本可有可无的小说更重要的,为了保全自身形象,他们必须对《绣像本第一奇书》保持敌对态度。

??该怎么做,才能反败为胜呢?

??宋凌霄闭上眼睛,快速地思考着,从纷乱的头绪中选取有用的字眼——权威。

??突破圈层的权威。

??另辟蹊径的权威。

??商业……经济……方面的权威——户部侍郎陆樟溪?

??文化……审查……方面的权威——礼部侍郎李大人?

??还有一位,在京州学界拥有绝对权威地位的人——傅玄。

??宋凌霄的心砰砰跳动起来,如果能请到这三个人里的任何一个,为《绣像本第一奇书》说两句话,他的炒作计划就有人压阵了,就稳得不能再稳了。

??可是,他们会同意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雪茶摘的地雷x3,@975的地雷x1,感谢combo的营养液+50,唯伪的营养液+40,明矾。、水紫卿的营养液分别+10,鱿鱼丸子、?贺的营养液分别+5,雪茶摘、tinaaibo的营养液分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