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左副使到底可信吗(1 / 4)

作品:《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这天当三皇子和南次入东华门前往宝光殿时,虽然没有受到盘问和阻止,但获得了北汉宫卫的怒目而视。

他们都不是昆仑神的信徒,可心情也随着通灵塔的焚毁变得异常沉重。

同样并非信徒的杨内臣,也只得和众多宫人一样哭红了眼睛,只是冲两个皇子使臣无精打彩的行了礼,嘴角严丝合缝耷拉着,将两位“护送”到了小苑门外,就停下脚步。

武婢们如临大敌般守在门里。

凉亭里,殿君和瀛姝正在对弈,殿君一看两位殿下,干脆弃子认输,她显然也是心不在焉。

“我和阿姝都不相信通灵塔为**。”

这句话同样受到了三皇子及南次的认同,其实建筑无火**的事情常有发生,比如台城的明堂有次还是在雨天自燃,闹得人心惶惶,不过立即就有白川君出面安抚人心——这并非什么灾预,只不过因为明堂受到雷击,才引发了起火事故。

然而北汉的通灵塔起火的时间过于巧合,兼且,今日晴空万里,未生雷暴。

见瀛姝一粒粒收拣着棋子,南次自然而然伸手帮忙,三皇子蹙着眉头端坐着,坐了一阵,问道:“左副使就半点不担心?”

瀛姝才抬起眼睑:“当长安城的市井间,开始流传着殿君并非殿君的说法时,我就料到早晚会有一场灾预,而且这场灾预必然降临于某个特殊的仪式,果不其然,北汉的巫臣就占得了进行岁祈式的吉

日,又果不其然,才是岁祈式的第三日,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故。”

“这当然是北汉策划的阴谋!”三皇子握着拳头,在棋桌上擂了一下:“他们想坐实大豫先有违背和议的行为,打算用这借口将殿君扣押在长安!”

“姜泰留下一个"假"殿君能有什么作用呢?”瀛姝又垂了眼,似乎在专心致志收拣着棋子:“他才继位,就敢火烧羌部族民的信仰,难道就不怕他的臣民质疑他这国君触怒了昆仑神?因此他必然已经笼络实了北汉的巫臣,才能借助巫臣的一张嘴巴,控制舆论。

已经死去的老国巫,过去可一直忠事太尊,现在这位巫臣,是老国巫的大弟子,可以说是合法继承了神权,按理说,巫臣也势必会受到太尊的器重,可他却这么容易就被姜泰笼络,居然干出了违背信仰的事体,比起姜泰的诡计,这更加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三皇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左副使曾经破获的命案,不就揪出个被帮凶收买的巫师?又何必奇异世上存在这类用天命神降蛊惑人心的无耻之徒?”

“就连大豫的巫师,也确实有将天地鬼神当成信仰的真信徒。”瀛姝已经将所有的白子,都收入了棋瓮,总算是有了专心正事的样子:“我们大不必讨论世间是否存在鬼神,鬼神又是否能够左右祸福,可毋庸置疑的是,对于真正的信徒而言,他们绝不会背弃

信仰。

北汉的国巫族,他们代表着所有族民向他们信奉的长生天、昆仑神祈求福降,因此才会受到君主的信奉,确立神权,对君权具有不可忽视的限制,如果现在的巫臣宁肯违背信仰,殿下觉得姜泰是否还会放纵神权凌驾于君权之上?”

三皇子挑眉道:“就不能是物尽其用之后,再弃之如履?”

“死去的老国巫还是很有本事的,太尊若无老国巫的佐助,定无胆魄违背北赵之令,霸据长安且公然立国号称汉,如果羌部舍长安,如今恐怕大江之北就仅有五国而非六夷了,我以为,不管羌部的国巫族是否认定一国社稷是靠神庇,但至少能肯定一点,国巫族的存在,虽然能够靠神权压制君权,可至少老国巫不具私欲,他的确忠事于北汉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