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六十九章 带清的以商制夷(1 / 4)

作品:《兰芳

赵学宁在兰芳十三五月底得到的最新消息就是这一部分,最新的消息他还没有得到。

但是从这有限的消息当中,赵学宁感觉罗伯斯庇尔是一个比较冷静谨慎的政治人物,不像是个纯粹的激进派。

相反,此时此刻的吉伦特派才更有点激进的风范,罗伯斯庇尔却更加注重眼下的真正危险和主要矛盾,这与他在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所作所为很不相符。

或许这其中有些什么变故或者隐情是赵学宁目前所不知道的,不过这无所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弘历已经掉了脑袋,想来过不了多久,路易十六也就要华丽变身为丈二和尚了。

中华联邦需要借助法兰西大革命为自己吸引视线和拉仇恨的机会,努力夯实自己的基础,完成疆域的统一,并展开全面建设和全面扩张策略。

于是在兰芳十三年的六月份,赵学宁决定发动北伐和西征两场作战。

军事委员会经过商议,作出决定,遂以两万骑兵、三万步兵的力量组成北伐军,对内蒙地区和乌里雅苏台地区发起进攻。

又决定以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兵的军队组成西征军,向青海地区发起进攻,准备实现对蒙古大草原和青海地区的全面控制。

对于边疆地区的五个省,目前的中华联邦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一口吞掉,但是对于蒙古大草原和青海,赵学宁还是有信心一口吞下去的。

吞下去之后,休养一番,就能进一步向新疆和西藏发展势力,以期尽快将这两個省也全部拿下,彻底吞掉整个带清的故地。

对于整个带清控制的内蒙古地区和外蒙古地区,再加上青海、新疆等地,带清其实设置了一套很有效果的治理体系,称其为盟旗制度。

所谓旗,是清廷设在蒙古地区的行政、军事单位,也是清帝赐给旗内各级部落首领的世袭领地,旗是经过编织佐领、安置属民、分给牧地、划定旗界、任命札萨克也就是旗主之后形成的,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一个行政单位。

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原由盟内各旗札萨克在会盟时推举,后改由理藩院就盟内各旗札萨克中签请皇帝派人兼摄。

带清为了更好的统治蒙古,防止明代以来蒙古的边患问题,采用了八旗制度配合蒙古地区本有的传统制度创设了盟旗制度,开创性的在蒙古大草原上设置了行政体系。

其中,带清朝廷委派大臣、都统、将军直接节制的总管旗,统称内属蒙古,共六十一个旗,而由清中央理藩院监督的札萨克旗,统称外藩蒙古,共二百零一旗。

等于整个大蒙古草原被带清划分为二百六十二个旗进行统治,且有六十一个旗那是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带清直接控制的地盘,剩下二百零一个也由带清设置的将军和将军的属员们进行管理。

为了防止蒙古地区再度出现大规模叛乱,带清一边拉拢一边镇压,对不臣者铁腕压服,对臣服者予以和亲、嘉奖策略进行拉拢,使得双方血脉相通,高喊满蒙一家的口号。

更通过确定放牧范围、限制人口数量的方式削弱蒙古各部的实力,自准噶尔汗国被消灭、土尔扈特部东归之后,整个蒙古地区就没有不执行盟旗制度的地方,所以蒙古地区从实力上来说也不再具备对抗清廷中央的力量。

另外,在精神层面,带清努力在蒙古地区推广黄教,使更多蒙古人信奉黄教而不再练习骑射,不再好勇斗狠,以此瓦解蒙古人的悍勇精神。

而在经济层面上,带清的控制就更加直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