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羊皮卷 / 章节正文阅读

金钱与人生(2 / 2)

作品:《羊皮卷

“一颗高尚的心灵,决不屑于像懒惰者一般靠别人的劳动果实而生活;像寄生虫一般靠偷食公共粮仓里的粮食来存活;或像鲨鱼一般以捕食弱小鱼类而生存;相反,他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去关爱帮助其他人,对社会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和力量。无论是国王的统治,还是庄稼汉的辛勤劳作,任何一项工作若想要取得完美的成就、优良的信誉和较高的满意度,都将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或者两者同时付出。”巴娄如是说。

劳动不仅是一种必需,同样也是一种快乐。过去曾被我们诅咒的劳动,如今成为了上帝带给我们的财富。有时候,我们的生命在同不可预测的大自然的力量抗争;但在另一些时候,大自然又显出温柔的模样与我们合作。大自然从我们身上带走生命活力的同时,我们也从她那儿获取了养分和温暖。

大自然同我们一同劳作,为我们提供肥沃的土地;使我们播种在地里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我们得以采集它们的果实当作食物。在人类劳动的协助下,她给我们带来了可以用来御寒的羊毛和可口的食物。而更值得珍视的是,无论我们是穷人还是富人,我们所吃的,我们所穿的,我们所住的,都是通过劳动换来的。

为了共同的生活,大家相互协作。农夫耕种土地为人们提供粮食;纺织工人生产的织物,裁缝们用来缝制衣物;泥瓦匠为人们建造能够遮风避雨、享受舒适温暖的房屋。正是劳动者们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为卑鄙可耻的事情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技能,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声名狼藉。实际上,劳动应是一种人道的行为。如果拒绝或反对劳动,那么毫无疑问,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人们会立刻受到死亡的威胁。圣保罗曾说过:“不劳动,就得不到食物。”这位布道者确实使自己获得了尊荣,因为他用自己的双手来劳动,从来没有成为任何人的负担。

关于一个老农夫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一个老农夫在他临终前,将自己的3个懒惰的儿子叫到身边,告诉他们一个重要的秘密。老人奄奄一息地说:“孩子们,在我留给你们的种植园里,我埋藏了许多财宝。”“它们藏在哪里?”几个儿子迫不及待地问道。“我现在就告诉你们,”老人说,“你们应当从种植园的那片土地开始挖……”正当老农夫要吐露出那至关重要的秘密时,他的呼吸突然停止,死了。懒惰的儿子们求金心切,马上来到种植园疯狂地挖掘起来。他们抡着镢头和铁铲,挥汗如雨地把种植园翻了个底朝天,连那些久无人烟、杂草丛生的荒地也被翻了一遍。他们弄碎每一团土块,以免漏掉藏在其中的财宝。然而最终,他们一无所获。这时他们才猛然领悟到父亲留下的遗言。从此,他们学会了劳动,把种子撒播在已被翻过的种植园的土地上。到了秋季,每个人都获得了丰收的果实,谷仓堆满了谷物。此时,他们才真正发现了“埋藏”在种植园里的财宝——明智的父亲留给他们的创造财富的双手!

劳动既是艰辛、劳苦的,也是快乐、荣耀的。劳动似乎经常伴随着贫困,但是劳动也具有值得称赞的一面。不仅如此,劳动也证明并满足了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其他多种需求。没有劳动,我们何以为人、何以享受生活、何以创造文明?人类生活中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源自劳动——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中的伟大成就。毫无疑问,知识——作为承载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也只能从劳动中获得。所谓天才,也不过是勤奋劳作的一种表现:即创造伟大和发挥持之以恒的能量。也许劳动是一份辛劳与负担,但是它更是一种荣耀;它是一种源泉和责任,是虔诚和不朽的——这是对那些具有最高尚的人生理想并为这最执著的目标而劳动的人的最高赞誉。

许多人都在抱怨以这种辛勤的劳动才能维持生活的准则,可是他们从来不好好反思:遵守这条准则不仅是服从上帝的意志,同时也是出于发展人类才智、开发人类共同本性的要求。在所有有着不幸命运的人中,懒惰者是最悲惨的——他们的生命是一片荒漠,除了寻求满足自己的感官享受之外,他们一事无成。在人类社会中,难道还有比这群人更加怨天尤人、悲惨至极、自私贪婪的人吗?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无聊至极的状况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其他人,似乎都是一无是处——只是在消耗土地资源。当他们悄然离开人世之后,无人想念。又有谁会对他们表示怀念之情呢?最可悲和可耻的命运莫过于此了。

在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有谁发挥的力量比朴实的劳动人民还要大呢?所有被人类称之为进步的事物——文明、健康、繁荣,无一不是源自勤奋、实践。从种植作物到制造蒸汽轮船;从衣领的缝制到“使整个世界为之陶醉的雕刻艺术”,凡此种种。

与此同时,所有那些具有进步意义而伟大的思想无不是通过学习、劳动、观察、研究和勤奋思考所总结得出的。如果不经过长期艰辛的思考,那些高尚雅致、渊源流传的诗歌是不可能被创作出来的。没有任何伟大的工作是“在心中”完成的,只有在不断努力、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获得成功。伟大的事业往往经历数代人的坚持不懈,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现实对过往的不断传承,互相间的无私合作。宏伟的帕特农神庙是从小泥屋开始建起的;《最后的审判》这幅名作开始也不过是画在沙滩上的涂鸦而已。对于个人而言,也是这个道理:人们的成功往往开始于失败,但是只要人们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终究会走向成功的。

勤俭的历史铭刻在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即使是最穷困的人也能从勤俭中感受到荣耀——如果没有得到杰出成就的话。在文学、艺术、科技领域,最伟大的名字属于那些最勤奋的工作者。一位仪器工人向我们展示蒸汽动力机;一名理发师发明纺纱机;一位纺织工人发明走锭精纺机;一个小摊贩可以改进火车机车的功能……来自各阶层的一代又一代工人们为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劳动者,我们并不仅仅是指那些依靠肌肉和流汗劳动的人,即便是一匹马也能完成这类工作。人之所以是最杰出的劳动者,因为他们可以运用大脑思维进行工作,人类的所有生理机能都是在这种更高能力的支配之下进行的。一个人写作、绘画,制定法律,创造诗歌,都是在进行更高级的劳动。在维持社会生存的能力上,与农夫或牧羊人的工作相比,这些工作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在推进社会向更高才智精神的发展上,脑力劳动者的贡献并不比体力劳动者的小。

我们在前面谈到了许多关于勤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内容,我们知道,人类从劳动中受益匪浅。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先人们所创造的文明的传承——技能的、艺术的、科技的、知识文化等各领域的文明积累——我们或许仍然处在野蛮人的世界里。

正是劳动所创造的财富积累缔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财富积累是劳动的成果;只有当劳动者开始进行财富积累,文明的成果才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文章开头我们就讲到,节俭伴随文明一同诞生,我们甚至可以说节俭产生了文明。节俭产生资本,而资本又是劳动积累的成果。资本家就是一个不会花光他创造的所有价值的人。

但是节俭并不属于人类的天性,它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需要自制力——克制当前的享乐,而为未来谋划——使本能欲望服从于理性、远见和谨慎。它既为现在工作,也为将来而工作。它将积累下来的资本用于投资未来,以便为日后的发展作准备。

爱德华·丁尼生曾说过:“人服从于理性而获得的先见之明,同为未来作打算的义务是密切相连的;无论何时,我们谈到节俭的美德,其含义都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未来是残酷的,为将来做好准备就是人类最明智的选择。”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班牙的情况。在那里,最富饶的土地却有着最低的产出量。在瓜达基维尔河沿岸一带,曾有近12000个村庄,但是现在,只剩下不足800个,而且村村尽是些乞丐。西班牙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天空和大地都是美好的,但是处于天空与大地之间的人是唯一糟糕的。”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或辛勤的劳作是西班牙人最不能忍受的行为。这一半是由于人们的懒惰,而另一半就是出于他们的自豪,他们不愿意付出辛劳。一个西班牙人会因为工作而抬不起头来,却不会为乞讨感到羞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上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节俭阶级和浪费阶级;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和懂得为将来生活谋划的人;奢华的人和节俭的人;无产者和有产者。

那些通过付出艰辛劳动、勤俭节约而最终成为资本家的人,又会创造其他就业机会。他们能够将手中的资本积累起来,然后雇佣其他人为自己工作,由此,就出现了商业和贸易。

勤俭的劳动者能够建造房屋、仓库和工厂。他们将机器运用到生产之中来开办制造业;他们建造轮船可以周游全世界;他们将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建设铁路、港口和码头;他们开办煤矿、铁矿和铜矿;为保持水的清洁而安装抽水机。他们雇佣大批工人开矿山铺公路,有效地增加了社会的就业人数。

所有这一切得益于勤俭,它是节省资金并将其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结果。只会挥霍浪费的人没有为社会的进步出过一分力,他花光了他的所得收入,无法为任何人提供帮助。无论他能够挣到多少钱,他的社会地位也无法得到提高。他从来没有意识到用节俭的观念合理使用自己的资源,总是向别人寻求帮助。事实上,他沦落为节俭者们的天生奴仆。